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 切入点:马克思主义 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把"平等"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既体现了对平等在价值观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已经和正在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还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平等资源的理论升华和基于平等的价值诉求与社会主义之价值契合而作出的积极认同和自觉选择。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立场上对资产阶级抽象的、虚假的平等价值观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凝聚着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认识上的创造性贡献。
[Abstract]:The inclusion of "equality"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value goal of social construction, reflects the great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he core position and leading role of equality in the value system. It also reflects that equality, 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ism, has become and is becoming the core value pursuit of socialism. It also reflects the theoretical subli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qual resources and the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scious choic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formity of the value demands of equality and socialism. Equality is the core value of socialism. It was created in the course of Marx's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abstract and false values of equality of the bourgeoisi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condenses the creative contribution of Marxism in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作者单位】: 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
【分类号】:D64;D0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敏;张世萍;;从“平等”到“科学”:早期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背景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04期
2 李德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07期
3 吴向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价值维度[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志田;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J];近代史研究;1999年04期
2 冯洁;;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概念分析[J];前沿;2011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笑梅;;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少数民族价值观传承[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李义丰;;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思考[J];传承;2010年33期
3 宋世杰;;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J];人民论坛;2013年11期
4 高洪峰;;对“十八大”提出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J];教育探索;2013年07期
5 杨永志;董丽娇;;论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特征、结构和形成[J];学习与实践;2013年09期
6 周景伟;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选择与确立的几个原则[J];理论导刊;1997年10期
7 曾建平;;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之力作——《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评析[J];伦理学研究;2014年01期
8 张付新;;兵团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当代兵团;2014年11期
9 李洪星;;转型期价值观教育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2007年10期
10 王阳;李晋;;以人为本,塑造科学的企业价值观[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英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前提、意蕴和方法论原则[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2 孙建波;;经济选择中的文化价值观:概念与结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13亿人的“中国梦”[A];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程与经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党史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4 唐志龙;;略论我国当代价值观的冲突及调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佳;;少数民族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7 周晓庄;;价值观体系与制度创新[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徐正初;张万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教育[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吴海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10 翁旭红;;在校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振宇;构建先进的价值观体系[N];南方日报;2005年
2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袁晓明;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需文化与传统滋养[N];东方早报;2007年
3 仪征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局长 经理 王秀华;“学、思、悟、行”相结合 践行行业共同价值观[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记者 叶辉;杭州探索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新途径[N];光明日报;2012年
5 台州市社科联副主席 谢绍银;对“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的一点认识[N];台州日报;2012年
6 济南市历下区政协副主席 历下区法院副院长 民建历下区总支主委 刘岩;把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行动上[N];联合日报;2012年
7 广东省审计厅 叶衡;当代中国审计青年核心价值观初探[N];中国审计报;2012年
8 田发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学会唤醒[N];光明日报;2012年
9 黄娥娇;塑造共同社会价值观为幸福播种[N];惠州日报;2012年
10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郭锋;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N];法制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晋;价值观对个人环境与员工态度间关系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曾,
本文编号:1566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6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