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社会主义民生观念的运演逻辑
本文选题:新民主主义革命 切入点:中国共产党 出处:《理论导刊》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构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处于社会主义理论坐标中的民生观念,其运演逻辑的形成乃是基于民族国家建构的大背景下,依次经历了民生主体从工人至农民的深化识别、改善民生的方法由注重土地到重视经济的进路演进,此时的民生外延则更加偏重于民族国家的建构诉求。然而,其中的演进逻辑表明,后者并非是对前者的简单抛弃,而是在各自建构进程中,表现出一种复调式的运演特性。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composed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liberation war, the concep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socialist theoretical coordinates was form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state. In turn, it has experienced the deepeni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workers to peasants, and the way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has evolved from emphasizing land to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conomy. At this time, the extens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 more partial to the demands of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The evolutionary logic shows that the latter is not a simple abandonment of the former, but shows a polyphon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模式的哲学研究”(10XZX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辰,莫非;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启蒙与人权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2 华震宇;;浅论新公共管理理论[J];现代商业;2007年08期
3 邝邦永;秦汉时期的政治神学思想[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4 许铁志;论战后东亚国家政治发展模式及其政治转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王逢振;全球化和政治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何良安 ,傅鹤鸣;从自由的视角看公平[J];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张荣臣;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8 张爱军;高勇泽;;西方执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9 江泰然;朱德论社会主义建设的运行机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廖龙辉;;试析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区别[J];西藏发展论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世坤;;政党基础的现代反思——战后西欧社会党兴衰的启示[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2 吕文浩;;1949年前后潘光旦政治思想转变初探[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3 冯卓然;;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人权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孟庆超;;浅析董必武对政治与法制(治)关系的认识[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5 程国花;;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新认识[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6 ;写在前面的话[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7 ;写在前面的话[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8 吴相洲;;论平等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方明东;;瞿秋白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研究[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10 鞠健;;瞿秋白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连仲;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严昭柱;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N];西藏日报;2001年
3 执笔人:胡敏中;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观[N];光明日报;2002年
4 河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周振国 赵金山 王彦坤;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与时俱进[N];河北日报;2004年
5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石仲泉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李文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温乐群 中央党校教授 钟国兴 $$北京大学副教授 黄南平;八十年历史经验告诉了我们什么[N];北京日报;2001年
6 柳丁;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N];新疆日报(汉);2001年
7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N];光明日报;2001年
8 新华社评论员;中国共产党面对新世纪的伟大宣言[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许中田;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N];人民日报;2001年
10 李连仲;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履行哪些职责?[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商志晓;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杨小云;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宇峰;政府行为失效及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李芳;财产权利、制度变迁与国家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颖;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文丽;论抗战前后许德珩的政治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志伟;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及其动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董继超;陈独秀资本主义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秀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原理及其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6 袁启文;论马克思人权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韦晓宇;民本—儒家政治价值观念及其现代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立;联邦制在中国:从“联省自治”到“一国两制”[D];湖南大学;2007年
9 谢朝晖;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政治合法性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炳荣;制度视角下政策执行变异的原因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0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30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