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新表现形态

发布时间:2018-03-18 19:46

  本文选题:历史虚无主义 切入点:表现形态 出处:《人民论坛》2015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发展蔓延中出现了新特点,表现为以学术研究构建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话语,以个体记忆替代、改造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以娱乐化方式亵渎历史的庄严,以反批判争夺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权这四种表现形态的结合。对此,必须用"组合拳"来应对。
[Abstract]:The trend of historical nihilism has appeared ne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discourse o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hrough academic research, the substitution of individual memor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memory of the nation and nation. Using entertainment to desecrate the dignity of history and to fight against criticism for the right to speak about historical nihilis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our forms of expression must be dealt with with "combined fis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历史虚无主义评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7期

3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年09期

4 万陈芳;;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1期

5 倪剑青;;试析历史虚无主义的两种类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03期

6 乔彦国;;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其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李翠;;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其对策[J];才智;2013年20期

8 望之;;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否定社会主义[J];中华魂;2014年15期

9 魏强;王娟;;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纵观与前瞻[J];理论月刊;2014年01期

10 魏飒;;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诗鹏;现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成因[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耿雪;历史虚无主义如何虚无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萧江;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N];浙江日报;2013年

4 复旦大学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姜义华;不尊重历史才是历史虚无主义[N];长江日报;2013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何建明;历史虚无主义在学理上不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危兆盖;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N];光明日报;2005年

7 梁立军;近现代史研究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N];人民日报;2005年

8 许恒兵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虚无主义:用理论假设取代历史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杨军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了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 韩炯;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陷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陈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姜强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杰;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4 陈朝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5 高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学生历史观影响探析[D];延安大学;2013年

6 刘笑涵;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重现及其批判[D];燕山大学;2014年

7 胡明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晗;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前提—历史复杂性视角[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柴子轩;“告别革命论”评析[D];燕山大学;2014年

10 陈风云;历史唯物主义在“两个决议”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1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31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