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与马基雅维利的现代感
本文选题:审慎 切入点:马基雅维利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2期
【摘要】:马基雅维利的学说总是被后人置于古今问题的纷争当中。文章力图在古代伦理与现代道德的理论框架内分析马基雅维利对于审慎的理解,借此重新审视马基雅维利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马基雅维利不追问目标的正当性,而是在"必需"的基础上割裂了审慎与根本善的关联,由此背离了古代传统。不过他并没有出于普遍考虑,为行动规定具体的原则,他也没有发展出一种民主化的审慎概念,而是认为审慎只不过是少数人的德性,因而使得其审慎观念仍然具有鲜明的古典因素。这揭示出马基雅维利在现代转向上的复杂性及其现代感的微妙性。
[Abstract]:Machiavelli's theory has always been placed in the dispute of ancient and modern problems.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Machiavelli's understanding of prudence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ncient ethics and modern morality in order to re-examine Machiavelli'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Machiavelli did not question the legitimacy of the goal, but sever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rudence and the fundamental good on the basis of necessity, which deviated from the ancient tradition.But he did not lay down concrete principles for action out of general considerations, nor did he develop a concept of prudence of democratization, but thought that prudence was merely the virtue of a few.As a result, its prudence still has a distinct classical factor.This reveals the complexity of Machiavelli's modern turn and the delicacy of his modern sens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继伟;;论司马迁的政治管理思想[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徐丽霞;;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主体辨析[J];前沿;2012年11期
3 封丽霞;;理性主义立法理论及其局限[J];清华法治论衡;2004年00期
4 吴建良;;从实践哲学的视角看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李秀娜;;关于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社会之深层思考——兼论哈贝马斯的法律思想[J];生产力研究;2006年03期
6 郑煦卓;;中国古代“礼治”思想下服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丝绸之路;2011年06期
7 孙红梅;贾瑞生;;基于UML的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平台分析与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年06期
8 杨海坤,刘军;论行政强制执行[J];法学论坛;2000年03期
9 翟素娟;张金钟;;论教学研究范式的伦理学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09期
10 张静华;;拟态民主:平衡在生活的殖民化与秩序化之间——试论电视传播中的符号暴力[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汪行福;;从哲学到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理论的后哲学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蕾;阿尔派中国E-HR实施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素;对我国取消强制婚检的伦理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詹璐;基于JSP的人事职称评审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纪玉奇;基于Web的招投标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迎新;“奥林匹斯山的圣火”[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燕青;转型期我国宗教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政府处置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宋文婧;论国际私法的人类共同利益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黄潇;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易波;性伪相分与凡圣异同[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池卫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宝训;;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的产生——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J];政治学研究;1986年06期
2 彭顺生;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产生背景初探[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叶娟丽;《君主论》的方法论意义[J];学术论坛;2003年05期
4 张涛;陈拯;;马基雅维利关于君主权力政治思想评述[J];才智;2008年11期
5 周志武,高剑平;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6 侯玉忠;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简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袁继富;;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论析[J];理论研究;2007年05期
8 张友谊;;浅论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J];才智;2010年32期
9 杨贵生;;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10 李肖;李志强;;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诚信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锴;;读《君主论》试析我国行政权力的运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代吉成;;政治文化对政党体制的影响[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明伟;;古典政治学与公民教育[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Phil Harris;Parkgate Road;;商界可持续发展与责任:马基雅维利和马尔萨斯关于公共事务管理的经验教训(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6 ;前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春生;马基雅维利及其作品的现实意义[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聂文聪;马基雅维利的思想遗产[N];光明日报;2011年
3 思郁;后现代政治的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张力娜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与伦理学的分家还是两种伦理的分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实习生 杨振;用自己的方式看待西方价值[N];文汇报;2007年
6 李鹏程;民主与“自主”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7年
7 梁捷;“观念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蔡拓;政治学的全球化带给我们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朱强邋实习生 徐笑古;面向纽约讲话的加尔各答公共知识分子[N];南方周末;2007年
10 清华大学哲学系 周谨平 谢惠媛 整理 哈佛大学哲学教授 迈克·沃尔泽(Michael Walzer)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 万俊人 清华大学教授 贝淡宁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 巴萨尔(Bashir Bashir) 萨里(Avner de-Shali)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斯蒂芬·马塞多(Stephen Macedo) 台湾大学教授 江宜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维森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托马斯·博格(Tomas Pogge);重建当代政治哲学:公共理性与社会和谐交织[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磊;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D];复旦大学;2006年
2 樊凡;现代国家的构建:消极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商学哲;“人性”与自由[D];山东大学;2012年
4 程党根;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曾纪茂;共和主义的民主[D];复旦大学;2005年
6 何历宇;政治知识化与现代政治的成长[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9 臧豪杰;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政治价值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李贤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普瑞敏;马基雅维利的“政体”学说[D];厦门大学;2009年
2 信国策;试析施特劳斯基于现代性角度对洛克思想的认识[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丙迎;马基雅维利的廉政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浩;马基雅维利论政治秩序之创建与维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雪;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领导术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尹新建;马基雅维利的法律思想及其对后世影响[D];新疆大学;2012年
7 王珏;《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陈秀香;试论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D];厦门大学;2007年
9 胡汉青;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圆;狐狸的哲学[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2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2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