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激进政治乌托邦的启示
本文选题:齐泽克 + 全球资本主义 ; 参考:《学术交流》2016年12期
【摘要】:正孟飞在《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撰文指出,齐泽克试图在宏观层面重新构建一个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左派反资本主义规划。他在分析了当今资本主义现实和左翼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后指出,我们确实是在大量地"反资本主义",但却只停留在道德层面上。齐泽克强调延续马克思主义批判效用的同时,必须站在历
[Abstract]:Writing in the fourth issu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Nanjing Municipal Party School in 2016, Zheng Mengfei pointed out that Zizek was trying to rebuild a left-wing anti-capitalist plan in the global capitalist era at the macro level.After analyzing the realities of today's capitalism and the major problems the left needs to face, he pointed out that we are indeed "anti-capitalism" on a large scale, but only on the moral level.Zizek stressed that while continuing the critical effectiveness of Marxism, he must stand on the calendar at the same time.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约瑟夫·格里高利·马奥尼;武锡申;;论齐泽克的革命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4期
2 吴冠军;;齐泽克的“第十一论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5期
3 张一兵;社会症候与非完全拜物教——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解读[J];理论探讨;2004年05期
4 胡大平;;从马克思到拉康——齐泽克与文化政治学之精神分析转向[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9期
5 孟飞;姚顺良;;齐泽克政治哲学的核心理论资源[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孔明安;;商品拜物教研究的新维度——兼论齐泽克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2期
7 田海平;;极权主义何以是一种伦理的“恶”——与齐泽克一起聆听“极权主义的笑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张剑;;齐泽克、巴迪欧的毛泽东情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6期
9 于琦;;回到列宁:论齐泽克向马克思主义回归的理论取向[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张一兵;肯定的犬儒主义与意识形态幻觉——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于琦;;论齐泽克对阿伦特的理论再批判——以极权主义概念为中心[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齐泽克;蓝江;;资本主义的内在限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汪行福;;为什么是共产主义?——激进左派政治话语的新发明[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4 王茜;;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浅析[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永豪;旷世鬼才齐泽克[N];光明日报;2002年
2 杜庆春;齐泽克的姿态[N];经济观察报;2004年
3 瑞克斯·巴特勒;如何解读齐泽克?[N];东方早报;2007年
4 [英]特里·伊格尔顿 付清松译;还有什么话题不能被齐泽克拿来把玩[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立凡;“领袖”齐泽克[N];华夏时报;2011年
6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齐泽克的中国 中国的齐泽克[N];文汇报;2011年
7 张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齐泽克:超越资本主义的激进政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编译 马睿;齐泽克与乔姆斯基之争[N];文汇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康慨;齐泽克大战乔姆斯基[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张博;吴冠军谈齐泽克和他的论敌[N];东方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小云;论齐泽克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论证[D];华侨大学;2012年
2 万书辉;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飞;齐泽克的左翼政治主题[D];江南大学;2009年
2 王安娜;齐泽克意识形态幻象理论探析[D];辽宁大学;2015年
3 穆俊;齐泽克理论书写中的“悖论”思维[D];南昌大学;2015年
4 张铌;齐泽克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5 安苑;齐泽克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6 魏天舒;齐泽克意识形态观的生存论视角及其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7 李广旭;论齐泽克的理论风格[D];海南大学;2013年
8 唐江南;斯拉沃热·齐泽克的大众文化理论[D];湘潭大学;2013年
9 董倩;齐泽克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刘琼;齐泽克主体思想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45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4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