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和平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发布时间:2018-04-14 12:14

  本文选题:和平学 + 中国传统文化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摘要】: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平思想。中国传统和平思想主要体现在儒、道、墨三家学说之中。儒家讲王道仁政,注重人伦秩序;道家讲无为不争,主张用道安治天下;墨家讲兼相爱、交相利,倡导非攻备御。中国传统和平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整体平衡与和谐,有明显的道德主义倾向。和平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今天发展和平学,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China is rich in peace thought .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eaceful thought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three theories of Confucianism , Taoism and ink . The Confucianism stresses the benevolent government of the Tao , pays attention to the order of the people , and advocates the use of Tao for the control of the world ; the Mohist speaks and loves , and advocates the non - offensive defense .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eaceful thought emphasizes the human and nature , the human and society and the people ' s overall balance and harmony , and has obvious moral tendency . As the main stream of Chinese culture , the peaceful thought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present day , thus providing rich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us to develop peace and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today .

【作者单位】: 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
【分类号】: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2 郑志峰;;赵翼论皇帝与皇权——以《廿二史札记》为侧重[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3 蔡敏;;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4 王公山;唐芳根;;浅论孟子的“规则”意识[J];长城;2009年10期

5 邱萍;黄晋华;;我国古代治水与朴素唯物主义关系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1期

6 侯继虎;;唐代复仇制度论考[J];沧桑;2012年02期

7 涂应飞;刘康乐;;论孝商及其教育实践[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彭乾;;从阿云案谈宋朝按问自首法的功利性与公正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王成;裴植;;《易传》诚信思想的现代解析[J];东岳论丛;2008年05期

10 林彦虎;邵鹏科;;“孔墨杨”义利观之差异及启示[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戴国斌;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孔南钢;中国商务伦理模式构建和实现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9 胡兵;“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本原则论纲[D];清华大学;2006年

10 胡广洲;明清山东商贾精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国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J];理论与当代;2002年11期

2 周晓;;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唐敦双;;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J];理论导刊;2007年07期

4 李龙;;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消费导刊;2007年10期

5 王文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J];理论界;2007年12期

6 刘景良;;现代化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和互补[J];理论参考;2007年11期

7 范芳;;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J];群言;2008年08期

8 刘怡然;;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01期

9 阴帅;胡彩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反思[J];兵团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10 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5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抗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下的世界新秩序[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杜道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3 王五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家的责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4 孙启泮;;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5 于东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王修智;;中国传统文化之官道[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俊;;翟秋白与中国传统文化[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8 刘德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A];炎黄子孙丛刊(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文化建设[C];2001年

9 张岱年;;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10 季羡林;;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岳;中国传统文化救不了中国服饰厂商[N];中国经营报;2005年

2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王忠明;继承传统文化为企业发展所用[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高新军邋本报记者 张昕;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徐松兰;传统文化产品须有品牌意识[N];深圳商报;2008年

5 鲁克俭;马克民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学界研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与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09年

7 康惠民 省政协委员,西安铁路局工会主席;人民政协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N];各界导报;2009年

8 石德照;李积庆: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的痴情者[N];世界报;2009年

9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朱军;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N];学习时报;2009年

10 西安石油大学 阎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标准[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朱春鹰;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梅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齐晓静;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3 吴冠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运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李朝晖;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组织创新能力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8年

5 夏明丽;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道[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本青;江泽民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丛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经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和教训[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本文编号:1749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49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c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