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抑或调适: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再认识
本文选题:冷战后 + 西方国家 ; 参考:《理论学刊》2014年11期
【摘要】: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在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加深了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意识形态模糊、政党组织萎缩、社会功能弱化和治国理政乏力等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与加深主要是西方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组织力量竞争、现代媒体发展等外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围绕着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学术界形成了政党衰落和政党调适两种观点。政党危机与政党发展并存背景下,政党衰落论略显悲观,而政党调适论不仅客观与辩证,而且也为西方国家政党通过变革摆脱危机和推进世界政党政治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part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have deepened the crisis such as the vagueness of ideology, the atrophy of political party organizations, the weakening of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weak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untry since the 1960s and 1970s.The emergence and deepening of these crises are mainly the result of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the competi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a and so on.Around the post-Cold War crisis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formed two viewpoints: the decline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adjust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existence of political party crisis and political party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party decline shows pessimism, and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party adjustment not only objectively and dialectically, but also provides a basis for Western political parties to get rid of the crisis through reform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arty i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009jj D840011) 济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YY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托马斯·迈尔,郭业洲,陈林;热话题与冷思考(十六)——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04期
2 张世鹏;从德国看欧洲政党政治制度的危机与改革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2期
3 理查德·赫弗南,彭萍萍;媒体操纵:英国工党的政治信息交流策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2期
4 柴宝勇;;政党发展:涵义、视角及趋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5期
5 刘长江;;政党的转型还是政党的衰落[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夏庆宇;;浅析当前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危机[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6期
7 陈崎;从西文国家政党功能的演变看“政党衰落”论[J];理论月刊;2005年08期
8 张海洋;;持续深化的欧洲政党危机[J];当代世界;2012年05期
9 于海青;;国外政党现代化的观察与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10 龚少情;孔凡河;;政党发展:意蕴及其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兴初;;西方“政党衰败”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创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杜中新;;论意识形态执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3 宁德强;王志章;;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建构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4 陈露;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5 何军;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媒体关系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6 王燕;英国工党竞选运动的新变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7 柴宝勇;;政党发展:涵义、视角及趋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5期
8 田晓玉;朱德发;;欧洲主流政党的改革调整及启示[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05期
9 李沛武;范天森;;国外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困境与启示——基于政治合法性视角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10 张晓霞;;CIS理论视域下公共领导媒体形象的构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志海;;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质[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何军;;西方国家政党与媒体关系[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安心;;理性地把握“三个代表”的深层内涵[A];“三个代表”与历史唯物主义[C];2002年
4 陈东冬;;关于创新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体制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4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凤艳;苏联对德国的改造政策研究(1945-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忠;政党角色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代吉成;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政党体制的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王存福;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施新州;县级政治系统中的党委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超;党建工作网络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鹏虎;中共驾驭网络媒体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鹏程;英国工党媒体战略研究(1994-2007)[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马箭;领导者公共形象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婉;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斌;论大众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暨南大学;2003年
7 柳志广;20世纪80-90年代西欧社会党革新的背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何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欧洲社会党组织制度的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颖;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绿党的新变化——以德国绿党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严向远;论转型时期中国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世鹏;从德国看欧洲政党政治制度的危机与改革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2期
2 乔瓦尼.萨尔托里;胡小君;朱昔群;;政党的类型、组织与功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3 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J];欧洲;2002年04期
4 郇庆治;西方政党体制理论:一种比较观点[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龚少情;孔凡河;;政党发展:意蕴及其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5期
6 孔凡义;郭坚刚;;政党组织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枭;;探析西方国家政党的主要类型[J];青年文学家;2013年12期
2 边骥;亚洲国家政党代表赞扬中国巨大成就[J];黄埔;2004年05期
3 石世峰;;西方国家政党与议会的关系[J];人民政坛;2005年05期
4 石世峰;;西方国家政党与议会的关系[J];吉林人大;2006年03期
5 胡克红;非洲国家政党权力结构研究[J];西亚非洲;1989年03期
6 王凤鸣 ,王 军;西方国家政党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意蕴[J];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12期
7 卢正涛;;竞争:西方国家政党间关系之一[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张明楚,唐妍;一些国家政党的改革动态(上)[J];党政论坛;2000年07期
9 周建勇;;西方国家政党竞选获胜的主要因素[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10 曾淼;;西方国家政党与政府的人事任命关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军;;西方国家政党与媒体关系[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成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与现实[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崎;;非主流政党对当代西欧国家政党格局的影响[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陈占杰;首届亚洲国家政党会议开幕[N];人民日报;2000年
2 记者 杨忠毅 陈占杰;首届亚洲国家政党会议闭幕[N];人民日报;2000年
3 吴建友;增进理解信任 推动国家关系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娟;南亚国家政党干部研修班一行访问桂林[N];桂林日报;2012年
5 记者罗辉;尉健行会见非洲国家政党考察团[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硕;“社会分歧”与西欧国家政党体系稳定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明;比较视野下公共政策制定中政党因素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3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5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