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对“黄祸”论的回应
本文选题:20世纪 + 中国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16期
【摘要】:正喧嚣一时的"黄祸"论在20世纪初的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以及当时清政府的高级官员汪大燮、钱恂,另外还有一些关注中国命运的文化学者与报社记者如辜鸿铭、张又棠等人都撰文表达自己的看法。《昌言报》、《中外日报》、《清议报》、《新民
[Abstract]: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theory of "yellow peril" caused a strong response in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Mr. Sun Zhongshan, the forerunner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Lu Xun, the flagman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Wang Daxue, a senior official of the Qing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Qian Xun, In addition, some cultural scholars and newspaper reporter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China, such as Gu Hongming, Zhang Youtang, etc., have written article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Changyan Daily", "Chinese and Foreign Daily", "Qingyan Daily", "Xinmin"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2YJC770063
【分类号】:K257;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文化的现代启蒙[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沈素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德治”与“和谐”——以《大学》为中心的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徐纪阳;;“鲁迅传统”的对接与错位——论光复初期鲁迅在台传播的若干文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卢文婷;;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陆学莉;;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的嬗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张连银;;明代科场评卷方式考——以乡、会试为考察对象[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晴;;论人物纪念馆的人文精神[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哈迎飞;;论鲁迅的家族意识[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姜彩燕;;鲁迅与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京华;;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易彬;;杂文精神、黑暗鬼影与死火世界——鲁迅与穆旦比较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丽丽;鲁迅与《萌芽月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吉瑞;鲁迅与《河南》[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丽然;鲁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柏彦飞;“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健婧;《红楼梦》女性读者的审美心理探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丽凤;鲁迅与台湾文学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2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4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