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青年受众的新媒体政治传播策略探讨
本文选题:新媒体 + 政治传播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在新媒体背景下,对青年开展政治宣传教育,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是"标配"。随着受众时代的到来,政治传播新媒体要不断优化传播策略,在传播内容上求新、求真、求实、求细,在传播话语上趋于生活化、时尚化、情感化,在传播方式上强调"碎片化"灌输、隐蔽性宣传和参与式互动。新媒体政治传播中存在的娱乐化过度、审核力有限、原创性不足等问题有待改进。
[Abstract]:Under the new media background, carrying out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affinity, attraction and appeal to the youth is the standard match.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audience era, the new media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hould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seek new, true, realistic and detailed communication content, and tend to live, fashion and affect the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In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emphasis is placed on "fragmentation" indoctrination, concealed propaganda and participatory interacti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of new media, such as excessive entertainment, limited audit power and insufficient originality, need to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0;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娟;全球化与政治传播[J];理论观察;2002年06期
2 施惠玲;;略论政治传播中的宗教因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周建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传播功能分析[J];江海学刊;1997年01期
4 胡亚云;论政治修辞与政治传播[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许静;浅论政治传播中的符号化过程[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1期
6 王敏;论政治传播有效性的策略[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7 张晓峰;政治传播与政治象征理论评介[J];现代传播;2004年06期
8 鞠丽华;;政治传播三种模式的解读及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章兴鸣;;符号生产与社会秩序再生产——布迪厄符号权力理论的政治传播意蕴[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10 张荣华;鲍海波;;延安时期政治传播的典型特征及其现实关联[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华文;;现代国家视野下的政治传播论略[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荆学民 施惠玲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三大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白文刚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实践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去科层化: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大川;“乐”:政治意义的宣化——先秦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秋诗;政治传播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夏欢;论互联网对政治传播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6年
3 邹阳笛;政治传播视阈中媒体报道对政治人物形象建构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4 王露璐;政治社会化进程中政治传播与大众媒介[D];吉林大学;2007年
5 梁旭;政治符号之分析[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6 杜霁雪;民主实现过程中的媒体角色[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59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5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