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幻象与现实之间的联邦制——对联邦制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8-06-06 04:06

  本文选题:分权 + 联邦制 ; 参考:《政治学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在联邦制研究领域,研究者常常胶着于规范思考与经验研究之间,甚至以规范性假设取代经验分析和思考,进而又以对制度的乐观想象替代对制度及其实践的现实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并使人们对于联邦制的理解充满歧义。本文采取应然与实然相区别的分析路径,尝试在联邦制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领域厘清相关认识,以期在获得有关联邦制的较为平衡而全面的认识的同时,更新有关较为具体层面的公共政策和国家治理的一般思考,即联邦制具有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制度功能,但它绝非万能;分权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治理策略,既非联邦制国家独有,更不是国家治理的目标本身。应然维度上有关联邦制的思考赋予人们开阔的思考空间,而实然维度上对联邦制的观察和分析,则有助于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作出务实而理性的制度与政策选择以及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改革路径的选择。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federalism research, researchers often cl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ative thinking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d even replac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inking with normative assumptions, and then substitute optimistic imagination for institution and its practical concern. To some extent, it blu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and reality, and makes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federalism full of ambigu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relevant knowledge in several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federalism in order to obtain a more balanced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ederalism at the same time. Updating the general thinking on more specific levels of public policy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namely, that federalism has important and irreplaceable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but it is by no means omnipotent; decentr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governance strategy, Neither a federal state is unique, nor is the goal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tself. The thinking about federalism in the ought dimension gives people broad thinking space, while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ederalism in the real dimension, It is helpful for both federal and unitary countries to make pragmatic and rational system and policy choices as well as the choice of reform path in a wider sens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015)联邦制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0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郑明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张能为;;论萨特伦理学的评价维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任冬冬;;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以人为本内涵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练庆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概念的形成及蕴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杨书文;;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中国模式”:体制架构与改革方向——基于要素分析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葛振国;;“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红光;联邦制理念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D];南开大学;2010年

7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波;联邦主义与邦联主义的混合——欧盟政制结构的特点与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孙钦浩;;论联邦主义在我国的曲折历史遭际与现状[J];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玉芳;;联邦主义的制度维度与价值维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4 董经胜;;跨学科研究的成果——读《美国二元联邦主义时代》[J];世界历史;2010年01期

5 袁兆霆;;美国联邦制的形成及其演变[J];沧桑;2010年04期

6 袁兆霆;;美国联邦制的嬗变[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杨二奎;;联邦主义视野下的良好政府[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舒陶;;浅析汉密尔顿的联邦主义思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9 ;《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研究》出版[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周顺;;西方联邦主义思想探析:原理、价值与原则[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世鳌;;美国国家构建进程中的共识与分歧——对1787年宪法制定和批准过程的分析[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军宁;市场经济需要联邦主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财政联邦主义与地方债券[N];中国经营报;2006年

3 ;食品监管需引入“联邦主义思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刘军宁;开放社会与基层化原则[N];南方周末;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继才;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隆近;财政联邦主义下的公共供应问题[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嘉灵;战后联邦主义在美国加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2年

4 刘卫国;美国内战前联邦主义和区域主义的冲突—美国内战爆发的主导性因素[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赵文骄;论基督教圣约观对美国联邦主义宪政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9年

6 周辉;俄罗斯财政联邦主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石峰可;“联邦联合会”运动(1938-1940)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郑斌;美国联邦主义下联邦与州政府关系及对中国的启发[D];外交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984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84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