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冯桂芬西学思想的特色

发布时间:2018-06-06 05:45

  本文选题:冯桂芬 + 向西方学习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22期


【摘要】:正一、西学范围广19世纪60年代在面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极大地损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时候,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的冯桂芬非常气愤。他认为中国不如人的原因不是地不大,物不多,而是后天的学习不如人。先天的不如人可耻,无法改变,但后天的不如人更可耻,并且是能改变的。如何改变呢?既然西方比中国强大,
[Abstract]:First, in the 1860s, facing the end of the second Opium War, the powers forced China to sign a series of unequal treaties, which greatly damaged China'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Feng Guifen, who has strong patriotism, is very angry. He thinks that the reason why China is inferior to people is not that the land is small and there is not much, but that the day after tomorrow is not as good as learning. What is born is less shameful than that of man, and cannot be changed, but what is acquired is more shameful than that of man, and can be changed. How to change? Since the West is stronger than China,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历史系;
【分类号】:D092;K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明;略论冯桂芬思想的阶级实质[J];浙江学刊;1964年03期

2 章友德;变革中的艰难探索──洪仁s暋⒎牍鸱业木帽涓锓桨副冉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3 彭长白;;试论冯桂芬的“采西学”思想[J];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李伟;;谈王韬对冯桂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5 周妤,梁杏茹;洪仁s暦牍鸱抑形魑幕郾冉下踇J];船山学刊;2005年01期

6 张齐政;;论冯桂芬思想的历史地位[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Z1期

7 陈为民;略论冯桂芬经济思想的矛盾性[J];江淮论坛;1986年06期

8 韩宁宁;;浅论冯桂芬的早期现代化思想[J];青年文学家;2010年11期

9 陈勇;;冯桂芬兴农思想析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祖龙;;冯桂芬《校悹庐抗议》中的历史观初探[J];历史教学;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小叶;;督抚与晚清文化变革之决策[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2 丁日初;;师夷与制夷——清末国家现代化的教训[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3 李勤德;;略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晚清学术分科问题的综合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5 邓华祥;肖忠生;;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林纾和陈季同[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6 李小辉;许国蕊;;浅析1901~1911年间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的必要准备[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绛;;陈宝琛的近代化思想与事业[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8 齐国华;;半截子的“维新派”——评张之洞的《劝学篇》[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9 王宪平;;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方针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闫广芬;;洋务学堂的产生及其对旧教育的突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言午;戊戌到辛亥时期的梁启超与西学[N];团结报;2011年

2 卢为峰 萧忠生 卢美松;三坊七巷:精英辈车,,影响中国近现代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温儒敏;科学与人生:五四留下的智慧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郑大华;论晚清爱国主义的三个特点[N];光明日报;2005年

5 王开玺;退回传统[N];学习时报;2008年

6 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逻辑起点之我见[N];光明日报;2007年

7 余音;光绪与戊戌变法[N];中国档案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重构晚清记忆[N];团结报;2010年

9 马照南;研讨“林则徐与江苏”[N];福建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刘波;“如果五四时期能开始得更早一点”[N];经济观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黄鸿山;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石霓;观念与悲剧[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晨;冯桂芬的社会思想探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刘庆艳;冯桂芬的社会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敬才;黄遵宪西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昶;晚清江南慈善人物群体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薛强龙;晚清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韦芳芳;离异与回归—梁济与转型中的中国近代文化[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石利刚;晚清广东巡抚浅探[D];暨南大学;2006年

8 王超;早期维新派社会救济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小兰;论王先谦与湖南维新运动[D];湘潭大学;2006年

10 胡博;略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魏源的忧患意识[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5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85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