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从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说起
本文选题:自由概念 + 伯林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伯林划分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概念不足以涵盖人类对自由的理解与感受。根据历史上思想家们对自由含义的不同界定,自由从概念上应分为内省型自由和外缘型自由两大类,而后者又可以分为守卫型自由、发展型自由和依附型自由三种。伯林所界定的消极自由可以归于守卫型自由中,而积极自由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分属于内省型自由以及三种不同的外缘型自由中。
[Abstract]:The concepts of positive freedom and negative freedom defined by Berlin are not sufficient to cover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s of freedom.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freedom by thinkers in history, freedom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ntrospection freedom and outer freedom, and the latt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guard freedom, developmental freedom and attachment freedom. The negative freedom defined by Berli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guard freedom, while the positive freedom can be classified into introspection freedom and three different outer border freedom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ZZ002)
【分类号】:D0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训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邱程;;论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民主精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3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马凌;伟大的中庸:重新认识约翰·密尔的新闻思想[J];北方论丛;2003年03期
5 沈湘平;;以“回到”的方式“经过”[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6 杜早华;;从自由的悖论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张力娜;;“自由”概念的各种区分及其内在逻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宁乐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社群主义的超越——基于方法论视角的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张笑宇;;索尔兹伯里的约翰与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世纪渊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4期
10 龙卫球;;物权法定原则之辨:一种兼顾财产正义的自由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赵华;;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社会服务意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金冠军;郑涵;;传媒市场竞争与文化多样性的历史命运——以亚洲传媒发展为个案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7 李小科;;本真的自由和变异的“自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一章读解[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陈德中;;从价值多元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B·威廉姆斯政治哲学探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韩兆柱;江毅霖;;新公兴管理中的自由主义与转型中的善治[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孙柳;;幸福的根源:人类社会与劳动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任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伍本霞;论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永亮;复数的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龚绚丽;颠覆、重构与升华—论《狼图腾》[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玉琛;普世价值的理性诉求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林;;自由:关键在于信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康之;张乾友;;人类追求自由的思想轨迹[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3 庄芙蓉;;自由何以可能?——“论选择自由与承担责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4 王芳;;解读斯金纳对霍布斯政治理论的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1年01期
5 龙长安;两种自由概念与宪政[J];改革与战略;2003年11期
6 李军科;;三种自由观[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7 俞吾金;自由概念两题议[J];开放时代;2000年07期
8 廖阔;;论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内在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4期
9 马春元;;哈耶克的自由观[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7期
10 付德军;;伯林的自由概念及其演绎[J];兰州学刊;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肖存良(上海);哈耶克研究的四个核心概念[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深圳大学 傅鹤鸣;德沃金的自由主义式平等观[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曹文宏;伯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蒋柳萍;多元主义与自由:伯林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王芳;论昆廷·斯金纳的政治思想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铁;伯林自由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许世鹏;公民自由与国家干预的尺度[D];北京大学;2005年
3 周小玲;哈耶克的自由概念及其三个相关条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余金刚;卢梭的政治哲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徐嵩;人是自由[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圆;狐狸的哲学[D];西南大学;2006年
7 杨阳;哈耶克自由观评述[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邓振军;托马斯·希尔·格林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芳;论马克思的自由伦理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潇;哈耶克与罗尔斯:从自由到平等[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02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0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