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
本文选题:民族国家 + 文明国家 ; 参考:《探索与争鸣》2014年09期
【摘要】:在现代政治哲学体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国家理论,国家是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基础。基于个体权利建构起来的现代主权国家,具有强烈的契约论色彩,但还非常需要一种精神性的整合力量。因此,在现代国家成长的现实路径中常伴随着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主权国家与民族主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国家的建立,现代民族主义精神应运而生,浓厚的民族主义精神则有着强烈的建国愿望。"民族国家"体系是现代性世界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只是这样的概念依然有它的局限性,以此来涵盖中国这样具有文明类型特质的国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是我们必须加以反思的。
[Abstract]:A variety of state theories have emerged in the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system, and the stat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The modern sovereign stat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individual rights has a strong contractual color, but it also needs a spiritual integration force. Therefore, in the realistic path of the growth of modern country, i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awakening of strong national consciousness. Modern sovereign state and nationalism are a complementary proces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untry, the spirit of modern nationalism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the strong spirit of nationalism has a strong desire for nation-building. " The "nation-stat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but such a concept still has its limitations. This is something we must reflect o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D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羽;;以中国传统文化观照《千字文》——兼及当代大学生修身的借鉴意义[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张彦华;;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成因及对策分析——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J];编辑之友;2014年04期
3 张静;赵超;;村落家族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政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张夏晓;;法律移植的制约因素[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0期
5 郭星华;刘蔚;;纠纷解决机制的失落与重建——从舅权在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所起作用中引发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康毅;;“道”与“逻各斯”——女性主义视野下再比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7 康毅;;从“诗言志”与“摹仿说”透视中西文化的伦理精神和科学精神[J];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8 郝敬波;;“乡土中国”形象的艺术建构——评叶炜长篇新作《后土》[J];南方文坛;2014年03期
9 刘英俊;;缺失与回归: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对传统法律文化的诉求——以新《刑事诉讼法》第188条为例[J];兰州学刊;2014年04期
10 李辉;;农村社会福利的演进路径与体系完善——基于社会福利供给渠道的视角[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席酉民;张晓军;;双重理性领导:中国二元制度环境中的独特领导类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宁;水库移民交易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赵冠群;故宫博物院中的皇家文化与博物馆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3 李枫;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与家族高管合作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4 袁明宝;小农理性及其变迁[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刘景超;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姝宏;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刘小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刘华荣;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谷羽;微博客平台的企业公益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岳文典;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申报》与西方法文化传播(1912-1916)[D];湘潭大学;2013年
2 陈满妮;基于行为特征的关中新型乡村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姬荣斌;基于WSR方法论的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黄双柳;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华羽雯;基于符号边界的秩序:沪郊农村土客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晓光;我国网络慈善运作模式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7 胡乐意;旅游对生活质量认知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任荭;中国凤凰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9 寇英杰;我国量刑证据制度独立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10 常丽;情感营销和视觉表现的本土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纪霖;程思邈;;中国凭什么“统治”世界?[J];东方养生;2010年11期
2 许纪霖;;文明的崛起:中国准备好了吗?[J];领导文萃;2011年14期
3 杨泽章;;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与启示[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王琳;;文明国家岂能坐视证人亡命天涯[J];共产党员;2008年19期
5 邓研华;;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崛起”语境中的传统文化[J];唯实;2011年07期
6 干小明;;关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几点思考[J];党建;2007年02期
7 连玉如;“权力国家”乎?“贸易国家”乎?“文明国家”乎?——“新德国问题”理论探索[J];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03期
8 张鹤松;;学法用法建设富强文明国家[J];现代农业;1990年01期
9 殷栋梁;;必须综合治“礼”[J];农村工作通讯;1997年02期
10 如风;;鞭刑:文明国家的严法峻刑[J];法制与社会(锐视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冯立天;;构建和谐社会与提高生活质量[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2 孙庆平;;孙中山“融贯”中西文化的思想[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3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沃杰霍去斯基;张一凯;;文明多元与现代形态[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林向东;;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的实践基础与基本前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卢美松;;两份“说帖”见精神——论严复对北京大学的保护与改革[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7 姜生;;邪教问题五论[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全国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卢治纯;;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薛静;杜洪波;;论性的法律规制[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健;上海吴淞边检启动“文明国家窗口”活动[N];人民公安报;2008年
2 盖金东;笑待海外客,建设“文明国家的窗口”[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南方;牢记崛起的根本目的是人民幸福[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徐灿;以热情周到文明高效的服务 让每一位出入境旅客满意[N];人民公安报;2008年
5 康淑静;出入有境服务无境[N];人民公安报;2005年
6 范洪祥 杨国度;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N];人民公安报;2007年
7 贺宇;“3H行动”提升边检服务[N];云南日报;2008年
8 韩学义;树形象人人有责[N];解放军报;2007年
9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三十载锐意进取服务改革开放大局 新起点扬帆起航建设文明国家窗口[N];人民公安报;2008年
10 熊坤新;应该与穆斯林和睦共处[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施娟;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雷;新德国的外交形象[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孙笑非;戴西的既得权理论:重述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冲;德国统一以来的外交政策评析[D];新疆大学;2007年
4 张院成;论主权与人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褚先军;论消灭时效的效力[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孙玫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卫东;国家主权理论批判[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沛川;论良法与良吏[D];重庆大学;2005年
9 李利;论隐私权[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范晔;论没收财产刑[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3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7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