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着色Petri网的情景演化应急预案流程建模
本文选题:着色Petri网 + 情景演化 ; 参考:《信息与控制》2013年04期
【摘要】:针对突发事件所处环境的动态特性,结合应急处置与事件演化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的情景演化应急预案流程建模方法.将着色Petri网引入应急预案的流程建模之中,设计了情景演化下应急处置流程的CPN(colored Petri net)模型;运用随机Petri网的思想将时间概念引入到应急预案的动态建模之中,通过同构的马尔可夫链进行业务流程的性能分析,并设计了库所繁忙概率、变迁利用率和变迁标记流速等一组性能指标;以特大火灾应急预案为例,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信息资源聚集瓶颈以及关键业务单元;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应急预案流程模型的优化思路,在模型优化的过程中考虑情景要素的影响,实现应急资源的动态配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ergency environment and the adaptability of emergency disposal and event evolution, a modeling method of scenario evolution emergency plan process based on colored Petri net is propos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lored Petri net into the process modeling of emergency plan, designs the colored net model of emergency disposal process under scenario evolution,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ime into the dynamic modeling of emergency plan by using the idea of stochastic Petri ne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process through homogeneous Markov chain, and designs a set of performance indexes, such as busy probability, transition utilization ratio and transition marker flow rate, etc. On the basis of valida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bottleneck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aggregation and the key business unit are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optimization idea of the emergency plan process model is put forwar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cene elements is conside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model optimization. Realize the dynamic allocation of emergency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产业信息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1117,7087106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0524)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1289) 第七批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分类号】:D035;TP30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芳;党德鹏;刘吉夫;陈晋;;数字化应急预案完备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08期
2 蒋国银;董利红;;工作流过程建模理论综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冉;陈乃金;;基于S3C44B0X处理器触摸屏接口的设计与测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金莹;丁峰;;广义随机Petri网在工作流建模中的应用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邵志芳;钱省三;刘仲英;;基于Petrinet的半导体代工系统建模及案例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6年11期
4 汪亚男,王明哲;赋时着色Petri网在建模仿真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5年01期
5 郭建章;王明哲;;基于Petri网的排队网分析方法[J];兵工自动化;2006年07期
6 王娜;罗小明;;基于模糊Petri网的推理算法在C~4ISR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8年05期
7 韦雪洁;刘金梅;姚晓琼;李国洪;;CAN总线通信过程实时性能的仿真计算[J];兵工自动化;2008年06期
8 宋朝河;戴羽;;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侦察配系评估模型[J];兵工自动化;2009年04期
9 刘学程;张乾;蔡强;王骏;陈煜;;基于CPN的维修保障资源配置建模与仿真方法[J];兵工自动化;2009年09期
10 熊杰;刘湘伟;周国辉;;基于MC的电子对抗情报系统ESCPN模型性能分析[J];兵工自动化;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理;;试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中的五个核心问题[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岳昊;李文杰;陈宝兴;;Petri网系统本原有效受控可重复向量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3 阿孜古丽;刘建明;刘洁卉;;基于Petri网的业务流程评估[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葛丹;郑会颂;姚国章;;应急管理工作流模型的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马玉琨;陆彦辉;杨守义;;OFDMA系统中接纳控制的Petri网模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6 鲁志兵;胡金柱;胡燕;焦金丹;舒江波;;门户网自助系统的扩展有色Petri网建模与分析[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塔娜;刘慧;邵大欣;;网络系统可用度全面评估方法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8 王小梅;朱诗兵;王新波;;军事航天信息网络的Petri网建模与分析[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9 罗纤夫;李艺;王小梅;;基于Petri网的导弹预警系统建模分析[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孙明;张申;马亚龙;;一种基于事件逻辑分析的作战仿真可信性评估方法[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心;基于Petri网的FMS建模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宋巍;Web服务组合动态演化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杨年华;模型驱动架构中的可信嵌入式软件建模与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车建华;虚拟计算系统性能与可用性评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赵亮;Web服务组合性能建模与分析[D];武汉大学;2009年
6 曹源;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吕继东;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分层形式化建模与验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梅樱;城轨车辆新型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建模及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杨斯淇;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流程优化与系统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魏领会;数控机床可用性耦合建模及影响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炎培;基于扩展OOPN业务流程建模及异常处理模型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杨磊;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企业间工作流建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蕾;有色Petri网的动态性质判定及其在组装生产线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海春;C_net到可编译表达式的映射方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廷刚;Petri网表征语言和可达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吕楠;基于层次颜色Petri网的协同工作流的建模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露娟;Web服务组合性能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红昌;基于UML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性验证和非功能性度量[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佳慧;基于面向对象的随机Petri网图形建模与分析工具的开发[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梁永会;面向网格服务的SWAT模型集成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史美林,杨光信,向勇,伍尚广;WfMS:工作流管理系统[J];计算机学报;1999年03期
2 范维澄;袁宏永;;我国应急平台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06年09期
3 刘筱璇;薛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09期
4 刘吉夫;朱晶晶;张盼娟;陈晋;;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Ⅱ):责任矩阵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5 李保俊,袁艺,邹铭,范一大,周俊华;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昌;;后危机时代建设防御型政府的悖论与误区[J];理论与改革;2010年03期
2 陈福今;;建立公共行政体制新动作[J];w
本文编号:2076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7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