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研究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本文选题:中国政治学 + 研究方法 ; 参考:《人民论坛》2014年17期
【摘要】: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和特点为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是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取决于多重因素,除了这个得天独厚的客观有利因素外,其自身还必须克服一系列主观障碍,才可能对中国学术界和世界学术界做出自身的贡献。这就需要处理好政治学的政治性与学术性、西方与中国、理论与实践、问题与方法、人文与科学等几对关系,对它们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它们之间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Abstract]:The current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provide favorable o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depends on many factors. In addition to this unique objective and advantageous factor, Only by overcoming a series of subjective obstacles, can it make its own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and world academic circles. 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political and academic nature of political science, Western and Chinese, theory and practice, problems and methods, humanities and science, and form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m, and grasp a suitable degree between them.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分类号】:D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宝煦;;当前我国政治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政治学研究;1986年01期
2 汪荔;;二次大战后的北欧政治学[J];政治学研究;1989年05期
3 ;《政治学研究》1989年总目录[J];政治学研究;1989年06期
4 郑维东;;建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长白论丛;1997年04期
5 肖唐镖,郑传贵;主题、类型和规范:国内政治学研究的状况分析——以近十年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中的论文为对象[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余君,白义;解读网络政治学[J];求索;2005年08期
7 陈志武;;西方理性政治学述评[J];政治学研究;1986年05期
8 李元书;;关于当代政治学现状与我国政治学建设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0年05期
9 麻宝斌;;制度研究:中国政治学的跨世纪主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贾春雨;红英;;“多学科知识渗透法”在政治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2001年工作总结[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刘学斌;;政治学哲学:必要性与学科定位[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范炜烽;刘小年;;关系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新方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庆奎;;序言[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周淑真;;“政党政治学”的研究架构与时代意义[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唐正繁;;我国政治哲学若干问题研究综述[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海蛟;《政治学研究》编委会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叶晓娴 综合编译;美国“政治学研究”要出局?[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马丁·史密斯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张亮/译;《政治学研究》:英国政治学研究会旗舰刊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李月军 中国军事科学院;年终回顾:2009年中国政治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张康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关注“中心-边缘”结构,发展“积极的政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 李慎明;政治学研究30年[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孙麾;打开政治学研究的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杨海蛟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杨海蛟:充分展示政治学的重大成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席殿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学研究[N];山西日报;2005年
10 世经政所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俊;民主的价值及其条件[D];复旦大学;2007年
2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山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冯志峰;中国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检视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3 庄立峰;中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张岚;政治和谐视阈中的权力关系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毅;西方精英民主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冰越;和谐语境下新型政治文化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朱建华;网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庆勇;论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D];西北大学;2008年
9 王校彬;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陈白鸽;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政治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0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8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