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形式与内容的“变”与“不变”——一种制度变革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选题:制度变革 + 制度形式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制度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通例。如何促进制度变革,实现国家的善治,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论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提供了制度变革的宏观历史视野和研究方法,制度经济学丰富了制度变革的微观理论分析框架,但从制度效率维度考察制度变革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探讨制度变革,不能仅依据制度效率的维度,而必须引入新的分析工具,这个新的分析框架就是制度内容和制度形式的维度。英国议会的演变历程佐证了制度形式与内容的"变"与"不变",而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渐进主义则回答了制度变革的理想方式问题。
[Abstract]:Institutional change is a general ru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ow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chieve good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academic research.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ovides a macroscopic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enriches the microscopic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but there are obvious limitations in exam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To explore institutional change, we must introduce new analytical tools instead of the dimensions of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This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the dimension of institutional content and institutional form. 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 supports the "change" and "invariance" of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system, while the gradualism in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swers the question of the ideal wa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作者单位】: 湖北省委党校报刊部;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课题(12BKS006)
【分类号】:D0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成思危;;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J];读书;2008年10期
2 李龙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与生态文明思想——从合统一性角度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顺良;刘怀玉;;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概念发生逻辑研究[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必扬;简论社会制度创新的原则和方式[J];人文杂志;1999年02期
2 师泽生;王冠群;;制度:公正的保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3 杨正联;;价值取向与程序系列:三权研究的一个理论模式[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4 胡水君;人权——制度与文化[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04期
5 秋风;;改变中国:靠制度? 靠道德?[J];同舟共进;2009年01期
6 汪先木;理性官僚制的缺陷与变革[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王琪;刘小杰;;论和谐政府内部管理的制度创新[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何志鹏;;权利发展与制度变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9 马龙飞;;警惕制度执行的两种倾向[J];理论学习;2008年10期
10 王菲;;技术·价值·制度——后科层制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萧瀚;制度变革从对个案的审慎研究和公正处理开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2 高力;制度文明:真善美的追求[N];云南日报;2006年
3 贾高建;怎样理解制度和体制?[N];学习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存刚;全球化与两大制度演进[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81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8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