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地理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以史密斯为例
本文选题:不平衡地理发展 + 自然的生产 ; 参考:《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不平衡地理发展以空间形象表达着历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构成历史经验和历史叙事的基本问题。第二国际以来,不平衡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解放议程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当代社会理论的焦点。在列斐伏尔和哈维等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史密斯对资本主义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试图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情境中的政治突围提供知识依据。
[Abstract]: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expresses the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of history by spatial image, so it constitutes the basic problem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historical narration. Since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unbalanced development has been one of the central issues of Marxist liberation agenda and the focu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studies by Lefefort and Harvey, Smith made an in-dept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the unbalanced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ttempts to provide the knowledge basis for the political breakthrough in the capitalist space production situ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项目号:11&ZD08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研究”(项目号:12YJC720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大平;;社会批判理论之空间转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2 胡大平;“攻克国际资本主义旅顺口要塞”战略的历史语境——简述从马克思到列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实践逻辑[J];求实;1999年10期
3 付清松;;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化进程[J];学习与探索;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开;许学强;;城市空间生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范式述评[J];城市问题;2009年04期
2 胡毅;;对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转变的透视——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5期
3 胡毅;张京祥;孙东琪;付清松;;资本的空间不平衡发展:城中村的空间生产[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4 李春敏;;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戴卫华;刘胜湘;;空间维度: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J];理论月刊;2014年04期
6 赫曦滢;赵海月;;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批判性重构[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7期
7 郭强;杨恒生;汪斌锋;;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结构性关联[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陈良斌;;边缘空间的差异政治——图绘福柯的空间批判叙事[J];天府新论;2013年01期
9 程兰芳;;大卫·哈维政治理论的构建过程析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11期
10 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J];哲学动态;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毅;张京祥;;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敏;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在城乡关系上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D];辽宁大学;2008年
4 张振鹏;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继刚;爱德华·索雅的空间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晓磊;社会空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魏海燕;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姚新立;资本空间化的历程与状况[D];苏州大学;2013年
9 余瑞林;武汉城市空间生产的过程、绩效与机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蒙;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D];苏州大学;2011年
3 陈来仪;城市发展新动力[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先颖;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述评[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乔明珠;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刘冬花;论海洋空间的社会建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童汝林;城市·空间·人物—城市视角下卡尔维诺作品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欢;爱德华·苏贾的城市空间理论哲学批判[D];苏州大学;2012年
9 尹堂艳;黑格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比较[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史旭;爱德华·苏贾的空间理论解读[D];广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大平;;马克思主义能否通过文化理论走向日常生活?——试析20世纪70年代之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大平;;为什么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探寻希望?——哈维《希望的空间》感言[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5期
2 杨雪冬;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1期
3 吕薇洲;;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影响[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4 彭顺生;中西封建制形成的不同途径与中西封建社会的不平衡发展[J];学术研究;1998年01期
5 巴夏尔·阿布-曼尼,张文成;《帝国》的幻像[J];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02期
6 曾庆伟;;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活动机制的独特解释[J];世纪桥;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庆东;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本文编号:2084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8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