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转变社会风险的演化机制及其应对
[Abstract]: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face two kinds of risks: environmental risk and social risk. At present, there is a weak link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risk to change social risk, resulting in mass events, and then affecting social stability. It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source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the firewall that the environmental risk of the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 evolves into the social risk. Taking the group events in Shifang, Qidong, Jiangsu and Zhenhai, Ningbo as an example,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hina are analyzed. To strengthen citizens' substantial participation as a breakthrough, deepe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social stability of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us prevent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 to social risk.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政策与大型工程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11AZD1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王敏子;;不同应用层次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7期
2 李世新;;从技术评估到工程的社会评价——兼论工程与技术的区别[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李军华;杨珊珊;;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06期
4 贾倩;黄蕾;袁增伟;张晓芳;;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级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5 熊光清;;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6年07期
6 朱德米;;开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民主功能[J];探索;2012年04期
7 刘毅;陈吉宁;范琳;梁宏君;刘毅国;张勇;;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宪峰;冯强;田建茹;焦国嵩;陈国丽;;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提高的途径[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2期
2 朱惠琴;席磊;郭梅修;程金平;;基于信息扩散法的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3 徐焕;;生态政治视角下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陈昕;董德明;沈万斌;张景成;;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综合支持指数及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霍金华;姚建;孙炳;;二甲醚生产的环境风险及评价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2期
6 阮关心;;微电子高科技园区环境风险及管理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7 阮关心;;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中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J];能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8 乔岩石;许建;汪家权;;基于不确定方法的规划环评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9年01期
9 李忠;张涤新;;转型期社会风险问题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谭爽;;邻避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生成及防范——基于焦虑心理的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于忠华;刘海滨;朱忠湛;卢宁川;;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苏美蓉;刘仁志;程红光;杨志峰;;关于深化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几点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申凡;陈奕;;试论化解社会风险中的传媒过程管理[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红梅;公共危机的应对与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2 尹建军;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崔德华;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4 陈冲;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姚亮;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彭彪;传播新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D];武汉大学;2009年
7 陈郁;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涛;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贾倩;重点行业环境风险源评估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匡吴楠;PPGIS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杜婷婷;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肖显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抵御风险的实践与思想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6 吕娜;社会风险治理与和谐社会构建[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邹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惠琴;区域规划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框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江;吉登斯现代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文彬;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海军;程光旭;禹盛林;王玉亮;杜阡陌;;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危险化学品源安全评价综合模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2 王玉梅,尚金城;战略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程序和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3 张丽颖;黄启飞;王琪;袁磊;;风险评价在危险废物分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4 刘桂友;徐琳瑜;李巍;;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2期
5 徐坚;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合作[J];当代亚太;2003年03期
6 李泽琴;侯佳渝;王奖臻;;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7 赵燕华,解洪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程序设计与案例分析[J];环境保护;2004年11期
8 杜喜臣;蔡敏琦;;液氨泄漏事故树分析及风险预测[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9 曹希寿;区域环境系统的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综述[J];环境科学研究;1991年02期
10 王志霞;陆雍森;;区域持久性有机物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志勇;;论社会转型与激进理想主义的勃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2 胡杨;;风险社会与政府危机管理创新[J];行政与法;2006年01期
3 叶进;曹陇华;;政府在规避社会风险中的主体作用[J];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03期
4 施文甫;叶进;;社会风险管理中的公共信息与政府决策[J];社科纵横;2007年10期
5 童星;张海波;;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J];学术界;2008年02期
6 张乐;;风险、危机与公共政策:从话语到实践[J];兰州学刊;2008年12期
7 辛勇;王仕军;;论社会风险的秩序化治理与秩序化风险的合作网络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8 浦树柔;社会风险 考验转型期的社会体制[J];w,
本文编号:2167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6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