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国家转型中政治稳定维持经验的国际比较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6 13:46
【摘要】:政治稳定指政权性质(国体)与国家基本制度稳定前提下的政治运行有序。国家转型中政治稳定受权力结构、文武关系、国家认同、经济水平、社会结构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国际比较可知,转型中政治稳定的条件包括:转型由控制局势能力较强的政府发动,文官控制军队,其他认同与国家认同不产生重大矛盾,经济分配相对公平,国内中产阶级和国际整体格局都支持转型等。
[Abstract]:Political stability refers to the order of political oper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nature of political power (state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of national basic system. Political stability is influenced by power structure, civil and military relations, national identity, economic level, social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we can see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political stability in the transition include: the transition is initiated by a government with a strong ability to control the situation, the civilian government controls the army, other identi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do not produce any major contradiction, and the economic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fair. The domestic middle clas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verall pattern all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一般项目)“转型期政治稳定维护路径与效果的国际比较研究”(13BZZ03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践”(12&ZD058)
【分类号】:D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克;;政治稳定视阈下腐败官员和资产外逃的惩防追缴机制建设[J];廉政文化研究;2014年03期

2 马丹丹;;“社会稳定器”理论辨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中产阶级研究批评[J];江汉学术;2013年05期

3 刘洪钟;;军队从政坛的退出与韩国社会转型:基于自然政府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年02期

4 李月军;;新文武关系理论:范式替代抑或理论补充[J];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02期

5 李少军;;怎样认识国际体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6期

6 沈瑞英;;中产阶级“稳定器”理论质疑[J];学术界;2007年04期

7 何平立;;现实与神话:东亚中产阶级与政治转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郑慧;“政治稳定”概念辩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4期

9 李强;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吴志成;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城;;对中国中产阶级问题研究综述[J];中华少年;2017年02期

2 汪润泉;;中产阶级的公共意识与公共参与——基于中产阶级类型化的比较分析[J];江汉学术;2016年06期

3 张海东;姚烨琳;;市场化与市场能力: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6期

4 陈波;;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印度尼西亚个案研究(1998—2014)[J];东南亚研究;2016年04期

5 杨默;郭栋;龚璞;;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如何影响政治不稳定风险——基于2000~2015年世界竞争力年鉴的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04期

6 冯宏良;;社会政治稳定研究:历程回顾、核心要素与创新路向[J];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7 肖克;;民族政治参与行为的国家治理:政治稳定视阈下的国际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8 钟海;;生态政治视域下新社会阶层的社会功能审视[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9 吴明岳;;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02期

10 董洁;;“城市新移民”的语言身份认同[J];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智育;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民主巩固研究(2002-2014)[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3 程丽娜;当代台湾地区精英嬗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克;;“腐败”的政治哲学分析与廉洁政治的路径探索[J];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05期

2 陈天柱;苏祥;;中国白领阶层意识形成的两种理论解释及其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3 翁定军;;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J];社会学研究;2010年01期

4 沈瑞英;;“自在”或“自为”:中产阶级与阶级意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立波;;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阶层——从中国中产阶级研究谈起[J];人文杂志;2009年01期

6 李强;;从“整体型社会聚合体”到“碎片化”的利益群体——改革开放30年与我国社会群体特征的变化[J];新视野;2008年05期

7 王美琴;;中产阶级理论解读与现状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8年02期

9 张兴茂;;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兼论“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2期

10 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社会;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习根;王康敏;;国家转型的法治革命——重庆“打黑除恶”的法理透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刘瑜:国家转型的多种样式[J];商周刊;2013年04期

3 安惠侯;;阿拉伯国家转型艰难 美国主导中东能力衰减[J];当代世界;2014年02期

4 陈柯旭;石婧;;宗族在中亚国家转型中的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郭绍敏;;清末改革和国家转型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党史文苑;2009年12期

6 朱海涛;;现代国家转型视角下的乡镇重建——写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之际[J];理论界;2010年03期

7 戴志勇;;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完成现代国家转型[J];领导科学;2013年36期

8 樊红敏;;传统中国政治结构与现代国家转型——韦伯的制度主义分析[J];求索;2006年01期

9 陈周旺;;权界意识的生长:中国个体化社会的形成与国家转型[J];人文杂志;2009年01期

10 许成钢;田春生;孔田平;王小鲁;;前苏东集团国家转型之鉴[J];领导文萃;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方晓;;北非国家转型治理及中欧参与[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明扬;刘瑜谈国家转型的多种样式[N];东方早报;2013年

2 记者 刘璐;入选国家转型升级强基工程[N];南通日报;2013年

3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 肖滨;化解风险需要向公民国家转型[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张程;苏东国家转型的代价[N];光明日报;2012年

5 本报评论员;巨大期待源于对改变的渴望[N];长江日报;2013年

6 ;全力以赴打一场推进城市转型攻坚战[N];白银日报;2008年

7 ;警惕权力和民粹合谋绑架改革[N];济南日报;2014年

8 本报编辑部;要牢牢把握转型主题[N];白银日报;2008年

9 ;中共白银市委《关于加快推进转型工作的决议》[N];白银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森;马克思的国家转型理论[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186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86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