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Abstract]: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Chinese soci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At present, the growing and spreading political corruption,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sharply changing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the unpredict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problems affecting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Chinese society. Samuel Huntingto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stability, has some useful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In order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we should ensure the ruling authority of political parties, enhance the ruling ability of the CPC, maintain moderate economic growth, implement a gradual reform strategy, and resolutely curb political corruption. Eliminate hidden dangers that threaten stability; raise the level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orderly absorb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作者单位】: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辛向阳;;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与反腐败的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5期
2 王缉思;;我国的国际环境是否趋于严峻?[J];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李鹏涛;王泽壮;;革命的“病理学”——布林顿对“革命”的开拓性研究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4 高佳琦;;浅谈新闻学规范的依据和途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刘东杰;;公共政策被动参与形成机理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王红光;;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7 鲍超;刘爱平;;法国大革命与陈独秀早期思想——兼论第三种革命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8 武夷樵;;从中国乌托邦到空想社会主义——西欧现代性成长中的乌托邦转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10 何远琼;;示范合同的制度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治海;《百姓与政治》评介[J];东岳论丛;2002年03期
2 夏立忠,李元书;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3 何占周;论邓小平的政治权威观[J];前沿;2002年10期
4 王秀素;论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维护[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5 释清仁;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扩大及意义[J];理论导刊;2002年05期
6 王东;论转型时期加强党的政治权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孙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共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J];学术论坛;2003年05期
8 李从熙,韩秀红;对加强和提高党的政治权威的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9 张蕾;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强化党的政治权威[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10 唐昊;政治稳定的类型研究[J];学术论坛;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严励;;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郭国祥;郭曙岩;;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发展[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侯风云;;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的思考[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常婧;;科技—政治的自由僭越及其自组织过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程竹汝;;政治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动力[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7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8 蔡小平;;政治与道德[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魏星河;;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变化与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紧跟;;试论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基本条件[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振国;政治权威与民主、法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2 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N];学习时报;2002年
3 吴毅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权威民主化: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萧功秦;驳中国经济崩溃论[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赵虎吉;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性[N];学习时报;2005年
6 齐三平;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军队非政治化”[N];解放军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铭;乌克兰转型中的宪政权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梁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发展中的政治学新兴交叉学科(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李乔;《历史决议》既是政治权威,又是理论权威[N];北京日报;2006年
10 市委党校 匡永琼;培育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N];惠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振文;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调适路径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王红光;政治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4 鞠健;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波;拉丁美洲政治发展进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8 王星;从“分配政治”到“生产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9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明奇;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许丽英;提高党的政治权威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有理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富荣;利益集团对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红光;政治权威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强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海昌;试论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郑州大学;2003年
7 窦蕾;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和谐推进机制的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玉森;要求型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冲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李荣华;政治秩序的社会成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凤;中共构建政治权威的政治技术[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11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21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