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政治:分歧、互补与局限
[Abstract]: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there are extreme postmodernism, reconstruction postmodernism and continuation postmodernism in postmodern politics. The extreme postmodernism stands for breaking away from the modern completely, the reconstructed postmodernism advocates overcoming the defects of modernity, and the continuing postmodernism advocates further exerting the potential of modernity. They are full of differences, but they are not antagonistic, and they all reflect on modernity and modern politics. Post-modern politics has put forward new ideas and schemes, but on the whole it is broke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远行;传统复兴?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体视角与功能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姚尚建;;浅析政府人的现代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3 尹保云;;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历史定位[J];理论参考;2007年10期
4 王凬;;国家认同的价值诠释[J];学术论坛;2010年12期
5 庞文敏;;关于后现代思潮及其意义的再认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荀明俐;车丽;;现代官僚制与后官僚制:21世纪公共管理者的二难抉择[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陈伟;;现代文明的浪漫式反动——试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政治思想[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王占锋;程相娟;;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述评[J];邢台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胡鸣铎;牟永福;;从马克思、韦伯到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异化的批判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强东妮;;美国新保守主义现代性批判[J];知识经济;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彭学农;;对《帝国》的批判性分析——评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2 程倩;;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工具的与历史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3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5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刘春荣;;全球化与政治策略[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雪冬;风险社会中的制度想象力[N];文汇报;2007年
2 胡颖峰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登斯的生活政治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访学于普林斯顿大学 应奇;从“西化”到“化西”[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吴冠军;“9·11”周年祭:诺亚方舟驶向何方?[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思郁;后现代政治的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陈永国 (美)霍米·巴巴;弱势化:一种新的全球化[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张朝松;法德兼治的历史语境及启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许明;时代需要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梁捷;用一种东方主义反对另一种东方主义[N];东方早报;2010年
10 李红英;法尔克的后现代政治哲学[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2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郭忠华;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4 叶颖;普世秩序的多元表达[D];北京大学;2007年
5 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6 储诚喜;哲学诊断与当下关切[D];复旦大学;2008年
7 宁乐锋;民主政治及其认同根基[D];南开大学;2009年
8 曹典顺;自由的尘世根基[D];吉林大学;2008年
9 徐震;哈贝马斯商谈政治观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饶淑莹;世纪之交的帝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2 贾婕;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3 柳闻莺;现代性与儒家心性之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马俊红;吉登斯现代性西方国家权力思想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5 陈媛;权力的“政治解剖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潘建屯;超越现代性的阿伦特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君;公共政策评估质量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肖文欢;极权主义与公共政治[D];兰州大学;2008年
9 马俊峰;真正的政治:回答一种生活方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晓宁;风险社会的制度之维[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1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25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