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明清政治思想的流变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18-11-09 12:26
【摘要】:明清是中国王权专制发展到顶峰并迅速跌落的历史时期,其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诸方面除承继宋元遗产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政治思想发展上就是继承、裂变、反思与批判并存,大体上形成了三条脉络相对清晰的流变路向:第一条是以朱元璋等诸帝王为代表的集权主义治国思想,站在与帝王立场为专治王权张目;第二条是以李贽、黄宗羲等人为代表的异端、反思思潮,站在帝王相异的立场上对君主政治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第三条是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改革派思想,站在爱国主义立场倡导经世致用,提出了强国御侮、师夷长技的时代要求,为中国政治思想实现由古典向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时代的变迁促使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剧烈而鲜明的流变,其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元独尊与多元共生并存,士大夫群体政治意识的抗争性与突破性,崇实黜虚与师夷革故。
[Abstract]: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the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the autocracy of Wang Quan reached its peak and fell rapidly. In addition to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foreign relations of Wang Quan also brought about some new changes, which were manifested in the inheritance of political ideology. Fission, introspection and critique coexisted, and generally formed three relatively clear lines of change: the first is the totalitarianism thought represented by Zhu Yuanzhang and other emperors, standing in the position of emperors as the only rule for Wang Quan Zhang Mu; The second is the heresy represented by Li Zhi, Huang Zongxi and others, reflecting on the trend of thought, and deeply introspecting and criticizing the monarch poli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monarch's different stand. The third is that the reformist ideology, represented by Gong Zizhen, Lin Zexu and Wei Yuan, stands in the position of patriotism and advocates the practical use of the world, and puts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for the powerful nation to resist aggression and to teach the long technique of barbarians.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from classical to modern times. The vicissitude of the times made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is period change sharply and vividl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were as follows: one dollar alone and multiple symbiosis, the resistance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i and bureaucrats. Worship the truth to depose the empty and the teacher razed the reas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13&ZD008)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青年团队项目“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之分课题“从传统‘民本’到‘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研究”(IFYT12100)
【分类号】: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王光志;翟爱华;;《聊斋志异》中三个“真人”形象的文化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李少军;;《书痴》:封建文人之人生寓言[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4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5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6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刘铭;;《金瓶梅》成书年代小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9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维佳;;务实地推进思想解放[J];前进;2009年01期

2 张宝英;;从史论结合上揭示思想解放的意蕴及其社会现实意义——读刘相等著《人类思想解放史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周玉东;;思想解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J];理论界;2009年03期

4 戴焰军;;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特点和要求[J];中国职工教育;2009年04期

5 刘同舫;;从思想解放走向人的解放[J];理论月刊;2009年04期

6 綦军;;“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历史条件探究[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7 徐佩;;应该从这种“思想解放”中解放出来[J];创造;1993年06期

8 刘国臻;重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形象[J];创造;2000年04期

9 喻权域;赞当代青年的“思想解放”[J];真理的追求;2000年01期

10 李小三;思想解放不可间断[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金卫;;以新的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2 吕飞云;;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成因和要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3 罗红艳;;1978年以来的思想解放及其启示[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宝通;;第三轮思想解放与陕西发展思路[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高布权;郝琦;;改革开放与思想现代化[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6 黄家驹;;谈谈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特点与重点[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政堂;;民主与科学:推动思想解放的两大武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8 赵本义;;论思想解放的价值[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9 李超;;思想解放、人的解放与改革开放[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10 曲青山;;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贤良;在新的思想解放中实现新的思想统一[N];人民日报;2002年

2 本报评论员;以思想大解放助推新发展[N];保定日报;2007年

3 桃城区国税局干部 张二合;思想只有大解放 经济才能大发展[N];衡水日报;2007年

4 中国联通衡水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朱换义;开拓创新 以思想大解放求证大发展[N];衡水日报;2007年

5 卢伟军 作者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思想的解放与思想的跨越[N];连云港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强力推进思想解放[N];连云港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魏伟;思想再解放 观念再更新[N];陕西日报;2007年

8 刘秀春 作者单位:市委办公室;对“站在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思想解放活动的哲学思考[N];铁岭日报;2006年

9 记者 孙洪峰;市体育局走出去学习先进 把思想解放活动引向深入[N];铁岭日报;2006年

10 董超;市委组织部落实思想解放活动做到“五个到位”[N];铁岭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琳;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D];上海大学;2010年

2 曾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思想解放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4 蔡霞;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D];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5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6 万庆;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董一冰;刘少奇社会主义若干重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和宸;论当代战争观念的思维方式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坤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书丽;第三次思想解放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聂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伟;二十世纪中国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4 徐秋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党妇女思想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杜远洋;杨匏安政治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6 冯占元;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7 张芳瑞;论新时期两次思想解放[D];河南大学;2014年

8 赵佳英;论瞿秋白社会建设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冯浩斌;浅析“思想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贾旭东;梁启超文化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0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20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