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乌托邦概念的多重图式

发布时间:2018-11-13 10:39
【摘要】:理解当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乌托邦是一个不能绕过的主题,它既包含着对现存状态的否定性批判,又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但是今天乌托邦的思想却遭到了普遍的怀疑,似乎任何意义上的理想社会都可以归入乌托邦的范畴,乌托邦的概念呈现逐渐泛化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从思想史的角度清理乌托邦的概念,划定乌托邦的版图。乌托邦思想的发展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呈现多维路径。作为一种历史蓝图,空间维度是乌托邦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类型,乌托邦文学有着特定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作为一种政治实践,乌托邦内含着积极的政治能量;作为一种精神效用,乌托邦代表了超越当下的批判力量;作为一种叙事模式,乌托邦是一种隐藏于文本中的叙事原型,构成了阐释他者的前提。
[Abstract]:To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and practice, Utopia is a subject that can not be bypassed. It not only contains the negative criticism of the existing state, but also expresses the beautiful vision of the ideal society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thought of utopia has met with widespread suspicion today. It seems that any ideal society in any sens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category of utopia, and the concept of utopi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general.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clear up the concept of utopia and delineate the territory of utopi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deological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Utopia is not a single linear, but presents a multidimensional path. As a kind of historical blueprint, space dimension is the indispensable content of Utopia, as a kind of literary creation, Utopian literature has a specific form of expression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As a kind of political practice, Utopia contains positive political energy, as a kind of spiritual utility, Utopia represents the critical force beyond the present. As a narrative mode, Utopia is a kind of narrative prototype hidden in the text, which constitutes the premise of interpreting the other.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D0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建斌;乌托邦文学论纲[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静;袁犁;;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古城镇再生模式探析——以丽江古城为例[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2 杨深林;;《集结号》:祛政治化社会现实的象征性反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李金辉;结构与历史的辨证——论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4 李胜清;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含义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周小娟;;《简·爱》空间策略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崔丽华;;从分歧走向融合——詹姆逊总体性思想探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任悦姝;任爱殊;;评毛姆作品《教堂司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8 段吉方;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范式转换与观念变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韩松;;詹姆逊现实性视域下的乌托邦思想[J];才智;2010年28期

10 张学祥;;拉尔夫·艾立森“脱俗”探源[J];长城;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3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8 罗锋;“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春建;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岳晓鹏;基于生物区域观的国外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志刚;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的拉康式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5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陆友平;人性乌托邦世界的理想构建与爱情悲剧的诗意化书写[D];南昌大学;2010年

7 张彩云;试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清;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媛媛;王蒙的文学动机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肖超;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研究(1958-2009)[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建斌;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毅衡;[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敏;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历史演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范昀;;雅各比的陷阱[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3期

3 墨子刻;乌托邦主义与孔子思想的精神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郑也夫;;腐败的正负功能[J];读书;1993年05期

5 黄岭峻;;乌托邦与政治共同体的维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本·安德森;乔春霞;吕增奎;;乌托邦主义与希望精神[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2期

7 张彭松;李彦龙;;乌托邦的历史演进及其困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董四代;;多重视角下的乌托邦评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逢振;;乌托邦作为方法或未来的用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10 周志忍;政府行为规范化与公共政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邓华;张凤军;;社会管理中的客体流变及政府的预测性应对——以失业群体的流变及应对策略为例[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克武;;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缘起与衍变[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穗明;;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4 陈学明;;评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人物高兹[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5 刘时工;;光明之子的乌托邦情结——尼布尔与马克思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建国;近年来学界对民粹主义的研究与争论[N];北京日报;2007年

2 王新生;平等主张与主张不平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李郁芳 孙海婧;代际公共品:改革直面的重大实践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侃;当代自由主义反乌托邦思想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杨红伟;论乌托邦的概念及其政治意义[D];武汉大学;2004年

3 贾婕;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4 迟洋;多元、选择与和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赵青;“乌托邦”的当代反思[D];吉林大学;2013年

6 郭天娇;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述评[D];辽宁大学;2013年

7 董金津;“信念论”抑或“怀疑论”:欧克肖特的“公民社团”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8 乔欣欣;浅析伯林的价值多元论和自由主义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晓文;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民粹思想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静波;哈林顿政治思想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28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28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