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绿色民生”观的政治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8-11-13 14:07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推进,绿色民生建设越来越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彰显出巨大的时代价值。然而,绿色民生是一个具有多重意蕴的复合概念,需要放在广阔的政治哲学视域中考量。绿色民生以人的基本权利为底线,注重客观数字与主观感受同步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并以"法律介入民生"、"法律根据民生"为表达方式。因此,绿色民生的政治价值取向必然聚焦于以人为本、普遍正义和民生幸福。由于具有意识形态、规则和有效性三者结合的散布性支持,绿色民生具有最广泛意义上的政治合法性,也就具有行为的正统性或正当性。从政治哲学层面对绿色民生观解读,有助于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更为清晰的目标和动力,为持续实现民生幸福提供合理性说明和理论支撑。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people's livelihoo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and has shown the great value of the times. However, green livelihood is a complex concept with multiple implications, which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broad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green people's livelihood takes the human's basic right as the bottom line, pays attention to the objective number and the subjective feeling synchronously enhances, pays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akes "the law intervention i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law according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s the expression way. Therefore, the political value orientation of green people's livelihood must focus on people-oriented, universal justic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happiness. Because of the dispersal support of ideology, rule and effectiveness, the green people's livelihood has the most extensive sense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also has the orthodoxy or legitimacy of behavi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level will help to provide a clearer goal and motive force for solving livelihood problems and provid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realiz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happines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A5102004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D0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太军;袁建军;;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秦颖慧;秦潇;;政府网络舆论危机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6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张训;;论民生刑法的出场——受达顿《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社会到民权社会》的启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长隽;胡劲松;;论大学章程制定主体[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湛中乐;高俊杰;;论大学章程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的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徐俊武;卢现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门效应与共享式增长——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贺涌;;对韦伯关于资本主义以前西方经济史的一个概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年08期

2 姚洋,支兆华;政府角色定位与企业改制的成败[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3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4 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兼评杨瑞龙的“中间扩散型假说”和“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9年01期

5 周其仁;;以规则的确定应对结果的不确定[J];中国企业家;2008年24期

6 陈剩勇,马斌;温州民间商会:一个制度分析学的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邦友;;民权视角下的民生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3期

2 樊建国;;树立民生观 履职为人民[J];世纪行;2008年07期

3 周全德;;当前河南民生问题的探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赵中源;梅园;;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4期

5 贺方彬;;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探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晓林;罗重谱;;民生视野的“重庆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7 刘建朝;;社会转型期的“新民生观”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4期

8 王青平;何建华;;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贺方彬;;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民生观[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贺方彬;;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基本特点[J];南都学坛;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项宏;;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构建民生型政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资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佳;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N];四川日报;2010年

2 到底;改善民生要顺应民愿[N];巴中日报;2007年

3 刘纯银;要多用民生观考核政绩[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程汉鹏;“民生观”是对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考验[N];贵阳日报;2007年

5 程汉鹏;民生观是对领导干部的新考验[N];证券时报;2007年

6 周慧敏;竺福江的民生事业[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单孝虹;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N];北京日报;2009年

8 单孝虹;民生观的全新境界[N];贵阳日报;2009年

9 繁昌三中 李必成 县教育局 骆君波;试析新民生观的要义和价值[N];芜湖日报;2011年

10 钱续坤;民生应是考核硬指标[N];安庆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湘富;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现成;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同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彬;社会转型时期的民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闫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制度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后东;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理论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年

5 杨燕妮;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万洲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生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培茂;论民生政治取向的确立[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张旭;毛泽东民生观及当代价值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9 胡繁印;民生问题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程萍;解读报纸经济类报道的“民生热”[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9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29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