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代理与多层治理: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反思与重构
[Abstract]:The division of public service responsibil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sector system design, and also the key to determine whether public service supply can respond to social demands and preferences efficiently.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ivision of public service duties, such as "responsibility isomorphism" and "upper and lower dislocation", which not only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but also reduce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service supply. In contemporary times, "decentralization" mode and "agency" mode are two main ideas for the division of public service duties, which have different efficiency advantages, but they also have obvious defec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ulti-level governance" model for the division of public service duties.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a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clarifying the service responsibility and management power of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 this model expands the horizontal allocation of public service responsibilities. To build a dynamic and flexibl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to respond to the current trend of public service mobility, variability and increasing cross-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division of public service responsibil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县级公共服务社会化:浙江省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08ZDZB11ZD-1Z)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沙安文;沙萨娜;刘亚平;;地方治理新视角和地方政府角色转化[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3期
2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3 贾康;于长革;;“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意义、内容及建议[J];中国税务;2010年04期
4 赵力涛;;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体制改革:变化与效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5 何精华;;区分供给与生产: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张成伟;;河南省“强县扩权”改革路径探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李斌;;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县级政府能力建设[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谢庆奎;论政府发展的涵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蔡英辉;;政策清理与政策整合:基于网络治理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张小明;陈虎;;加拿大地方治理创新及其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程永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9 潘瑞姣;王赛德;;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支出[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10 官永彬;;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动因、内涵与实现机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王箐;;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提供:以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魏建;王安;;地方政治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7 朱佳文;;贵州人才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魏建;王安;彭涛;;政府权力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谢庆奎;;职能转变与政府创新[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强;齐纸公司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昱;政策对象对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婷;公共政策视野下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于云云;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制度防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冯晓;基于合作治理的广州市越秀区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常婷;基层政府电子政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媛媛;大型安保与我国警务机制改革法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曹中旺;福州市冬泳运动开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2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3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4 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5 陆铭,陈钊,严冀;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6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8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9 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10 朱希伟;金祥荣;罗德明;;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晶;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观述评[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雷恒军;西方社会“平顶山”式分权结构的起源和演变[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王燕华;;浅析“联邦党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1期
4 冯涛;;论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5 刘林海;分权与合作——加尔文的政教关系理论浅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章伟;基层社会的分权是如何进行的——对东南沿海D镇征税过程的政治社会学考察[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7 曹希岭;杰斐逊关于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思想[J];学海;2002年05期
8 钱渊,方宁;一种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国家观——读莱昂·狄骥的《法律与国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张康之;在公共行政的演进中看行政伦理研究的实践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谭丽;魏壮;;从公共危机看服务型政府[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菊;;非政府公共组织提供公共服务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王玉明;;论公共服务内部市场的建构——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3 陈建平;;“新公共服务”话语理论的后现代尝试——一种对“新公共服务”的解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4 王玉明;;论公共服务内部市场的建构——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建平;;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公共哲学的话语指向——一种对“新公共服务”的解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李小兰;;公共理性:协商、公共服务与协同善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沈荣华;钟伟军;;论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体系[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靳永翥;;“滑竿原理”:贫困乡村公共服务自主提供的动态协调机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齐冬梅;;服务型政府的技术支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胡义;;试析政府组织发展与职能健全的路径——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斌;公共服务中的政府间合作[N];学习时报;2009年
2 井敏;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生产者还是提供者?[N];学习时报;2006年
3 樊继达;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N];学习时报;2007年
4 孙晓莉;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N];学习时报;2007年
5 康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N];经济日报;2004年
6 钟欧;首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综述[N];光明日报;2004年
7 张伟;公共服务的竞争机制[N];学习时报;2006年
8 吴松;治理理论与重塑政府[N];学习时报;2002年
9 张序;“公共服务”和“公共”性语群[N];贵阳日报;2011年
10 赵黎青;什么是公共服务[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松;个人、政府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卫东;基于业务重组的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宋敏;新公共行政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何文盛;政府绩效评估中的责任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科;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明;公共服务动机的扩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薇;现代政治宽容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霍建国;现代国家能力的政治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秦长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结构与过程[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华;公共服务流程优化的理论框架与方法[D];复旦大学;2009年
2 赵有亮;PFI项目的政府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张本;公共服务外包决策模型构建与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张瑶琼;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与政府公信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郑苍松;政府合同外包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关丽丽;詹姆斯·麦迪逊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敏;电子政务环境下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余莉霞;西方分权制衡理论的发展历程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起飞;论詹姆斯·麦迪逊多元主义政治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胡润林;“问责”制度化与行政人伦理自主[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60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6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