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

发布时间:2018-11-27 12:59
【摘要】:作为技术理性及其文化的产物,行政之恶是行政官僚在正当的和合法的程序中制造出来的邪恶,也是一种被高度掩盖了的邪恶。中国社会的行政之恶也普遍存在,并体现在肮脏的手、专家的乱象、"污名化"的处理、"美名化"的错位、守法的官僚等情形之中。治理行政之恶必须破除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尊崇,强化公共行政的伦理反思,建构参与基础上的合作治理,实施全面而有深度的问责等。
[Abstract]:As the product of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and its culture, the evil of administration is the evil creat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ts in the proper and legal procedure, and it is also a kind of evil which is highly concealed. The evil of administr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also exists generally,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dirty hands, the disorder of experts, the treatment of "stigmatization", the dislocation of "reputation" and the law-abiding bureaucrats. It is necessary to eliminate the blind respec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ethical refle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struct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n the basis of participation, and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and deep accountability.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11&ZD07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白锐;;投射于组织中的人性[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3期

2 赵建军,修涛;技术理性批判与技术悲观主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2期

3 管健;;污名的概念发展与多维度模型建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韩志明;;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张康之;;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文晓波;;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文晓波;曹成刚;唐琪;;农地征收纠纷救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陈绪敖;;论理性官僚制及其反思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陈柯;陈绪敖;;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陈宏伟;牛涛;;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价值取向[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8 李小兰;;协商民主与公共服务:互动与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詹国彬;治理视野中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国庆;江永清;;吏治与治吏——新时期中国政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思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丽;;创新文化:理念、环境与制度建构[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李明强;刘少武;;政府转型与收入分配改革[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胡振华;;服务型政府建构视域下的价值领导[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华涛;;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社会管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家喜;;公民参与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樊圣军;;穿行于规范与僵化之间——论行政裁量权的过度规则化[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杨立富;;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由之路——关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达禹;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D];吉林大学;2011年

6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黄晶梅;中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肖文光;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熊恩涛;网络政治参与中政府公信力流失困境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尹维锋;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国税部门纳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于云云;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制度防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魏岗;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务员角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晓君;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管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熠,岳英,宋立升;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0年03期

2 管健;;身份污名的建构与社会表征——以天津N辖域的农民工为例[J];青年研究;2006年03期

3 行红芳;;熟人社会的污名与污名控制策略——以艾滋病为例[J];青年研究;2007年02期

4 刘能;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歧视:中国乡村社区中两类人群的一个定量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5 陈永聪,陈莹,王学良,李崇善;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的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年06期

6 曹晓斌,庞琳,吴尊友;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03期

7 张智;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2期

8 张有春,李晓林;艾滋病宣传报道中歧视现象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5年06期

9 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4期

10 赵建军;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背景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方莲;大学生对一些典型社会污名的责任归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丽娜;;行政伦理的女性主义审视[J];法制与社会;2011年13期

2 张路;毕栋;;怀特行政学思想刍议[J];新闻世界;2010年03期

3 侯保疆;西方企业家政府理论及其启示[J];新视野;2004年02期

4 何俊志;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新公共管理视角的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石亚军,李飞;借鉴“企业家政府” 反思“后官僚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9期

6 陈媛媛;郑素娟;;“新公共管理”与中国官僚体制的创设[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10期

7 戴昌桥;;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的历史演化及其特质——基于人性假设视角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琦;;浅谈汉娜·阿伦特关于“恶”的伦理学研究[J];华章;2010年08期

9 张尧均;;马基雅维里的“马基雅维里主义”——对《君主论》第八章的解读[J];浙江学刊;2010年05期

10 吕嘉民;;废除官僚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J];哲学动态;197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亚非;;现代西方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2 陈辉;;论公共行政管理方法理性化[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3 董瑞华;;公共选择学派方法论浅探[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4 陈辉;;论公共行政管理方法理性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窦正斌;;全能主义行政体制对社会性效率的诉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廷扬;王凤兰;;公共管理知识在实践公共政策上的意义[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白锐;;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行政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8 刘学著;王宝成;;公共行政理论范式研究演变研究综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赖诗攀;王红霞;;官僚制下的行政决策体制优化[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袁东;拧紧官僚体制魔瓶之盖[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中外学者呼吁提升智库竞争力[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伟;行政绩效改革运动[N];学习时报;2006年

4 舒绍福;新政治文化与治理变迁[N];学习时报;2009年

5 霍建国 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理念的变迁与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剑玉;官僚制与现代民主政治[D];厦门大学;2007年

2 郭冬梅;行政人格及其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秦长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结构与过程[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伶俐;公共行政危机与路径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美龄;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60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60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