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作为团结机制的慈善及其困境——一则政治人类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06 13:08
【摘要】:团结是政治人类学意义上的普遍性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慈善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团结机制。它以共同体内部的不平等为前提,从而创造精英与大众、强势与弱势、主流与边缘发生实质性联系的机会,在差异中建立普遍性的情感关联。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为慈善机构替代原有的以工会为基础的团结机制创造了条件。具体到中国语境,单位制度的解体、贫富差距增大、制度性个人主义的兴起,都为慈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西方以社群主义主导的慈善不同,中国国家主导的慈善动员依靠爱心话语,即民族共同体内部的普遍性。近来慈善领域的"信任危机",也可以被理解为"团结危机",其根源是新自由主义制度下的国家与民族、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双重断裂"。要克服慈善的困境,关键在于建立超越新自由主义治理逻辑的主体性、团结策略和普遍性话语。
[Abstract]:Unity is a universal practice in the sense of political anthropology. In this sense, charity can be understood as a solidarity mechanism. It takes the inequality within the community as the premise, thus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elite and the masses, the strong and the weak, the mainstream and the edge to have a substantial connection, and to establish a universal emotional connection among the differences.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neoliberalism creates conditions for charities to replace union-based solidarity mechanisms. In Chinese context, the disintegration of unit system,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nd the rise of institutional individualism have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ty. Unlike philanthropy, which is dominated by communitarianism in the West, Chinese state-led charity mobilization relies on loving words, that is,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The recent crisis of trust in the field of charity can also be understood as a crisis of solidarity, which is rooted in the "double breakage" between nations and nations under the neoliberal system and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To overcome the plight of charity, the key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ubjectivity, solidarity strategy and universal discourse beyond the logic of neoliber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人类学系;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言;中国科技究竟应当向何处去?——关于新自由主义与我国科技发展问题的讨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1期

2 周俊;作为哲学问题的全球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张世鹏;;主题讨论:全球化时代的西方政治思潮[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2期

4 杜梅尼尔 列维;;世纪之交的美帝国主义经济学[J];理论参考;2004年10期

5 安·贝尔根;丁海;;向新自由主义演变的瑞典模式[J];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10期

6 林小芳;黄芳;;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的错误与危害[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5期

7 马也;;新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新自由主义考之三[J];中华魂;2006年07期

8 孙寿涛;;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帝国主义的新形态(上)——以阿根廷为例[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6期

9 克里斯·哈曼;唐科;;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研究的反思(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9期

10 程恩富;大卫·科茨;;金融性危机的根由: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中美两位经济学家的对话[J];理论参考;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易风;;和青年朋友谈谈新自由主义问题[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2 佟新;;新自由主义与女性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形成[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鲁绍臣;;佩里·安德森:历史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4 王守昌;;自由(freedom)、自由权(liberty)和自由主义(liberalism)[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志伟;;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当前政策的基本认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方兴;;新自由主义与我国当前的金融风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曹玉娜;;2007-2009世界经济危机的背后[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樊改霞;;从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看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兼评安迪·格林教授关于民族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申丹虹;;新自由主义、劳动力市场与收入不平等[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延枫;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分析研究新自由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王宏伟;警惕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陷阱[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刘元琪 编译;新自由主义祸害发展中国家的农业[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法国否定经济新自由主义[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美]马歇尔·萨林斯邋罗杨;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文化和人性[N];文汇报;2008年

6 邢志刚;平衡发展:超越新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万俊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朱安东;从“洋教条”中解放出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张晨;阴谋论,还是谏言书?[N];光明日报;2009年

10 [美] 威廉·K·塔布 吕增奎/编译;新自由主义种下什么果实[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忠超;无法走出的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幼英;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牛文俊;战后美国利润率长期变动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王熙;从经济思潮传播到意识形态扩张[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方永;论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政治神学的新自由主义性质[D];武汉大学;2006年

6 董伟;论当代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7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鲁绍臣;反思与重构[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郑振成;新自由主义改革与民众主义执政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世衡;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蒋yN;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分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思潮的视角[D];苏州大学;2005年

4 黄秋霞;新自由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张爱玲;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学;2008年

6 郁s,

本文编号:2402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02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f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