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维稳模式的反思与新道统论的当代意义——从道器之辩切入

发布时间:2019-02-24 15:20
【摘要】:当下中国仍然处于未定型时期此既需要新的治理模式,也需要新的知识论来反映这一伟大时代。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国思想之所以为中国思想,就在于内在的稳定和延续。新道统论作为一种法哲学主张既在道论的脉络中发展了思想,又通过新的知识形态反映了时代要求。稳定至上的治理模式在传统中国具有历史结构合理性,但与工商社会、法学时代格格不入,需要对内在紧张的生成逻辑予以勾勒与解释,这是新道统论体系中重要的命题之一。有必要从道与器的关系性视角来细述中国思想与治理模式的关系及反思当下稳定至上的治理模式是否具有合理性。
[Abstract]:China is still in an undefined period which requires both a new governance model and a new theory of knowledge to reflect this great era. The reason why China is China and Chinese thought is Chinese thought lies in the internal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As a kind of philosophy of law, Neo-Taoism not only develops ideas in the context of Taoism, but also reflec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rough new forms of knowledge. The stability supreme governance mode has the historical structure rationalit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a, but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ociety, the law time, needs to outline and explain to the inherent tense generation logic, 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in the new Taoism theory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exp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hought and governance model from the ang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instrument and to reflect on whether the current stable and supreme governance mode is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从理学到法学的现代历程——就新道统法哲学中“再变为法”的判断求教于魏敦友教授[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何跃军;;维稳的现实考察与法治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魏敦友;;新道统论法哲学与现代中国法学的兴起[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高军;;维稳“陷阱”及其破解之道[J];理论导刊;2011年11期

5 张荆红;;“维权”与“维稳”的高成本困局——对中国维稳现状的审视与建议[J];理论与改革;2011年03期

6 魏敦友;;开启中国思想史上的法学知识轴心时代[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魏敦友;;重构道统的可能性——作为一种当代中国法哲学的新道统论之建构[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李瑜青;;中国法制传统中隐型系统价值再思考——以法制文化为视角[J];学术界;2012年08期

9 张建;李瑜青;;中国法学的发展与新道统法哲学贡献及其可能——评魏敦友《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一书[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6期

10 张建;赵玉来;;反思新道统法哲学的话语逻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黎俊祥;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阮ho;;浅析《三言》中的婚恋题材作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程志强;海瑞与张居正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梅碧波;;论“三言”中的士人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6 鹿春艳;;从中世纪的市民社会透视西欧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7 孙柳;;论西欧封建主促进城市兴起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8 刘晓斌;;刍议明末兵役制度与国家兴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黄强;花灯与《金瓶梅》[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10 李文军;;荒诞不经与法律真实——论鬼神观念与古代司法中的事实认定[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3 王勇;;权利的社会回归:论城市规划的非市场缺陷[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雨峰;;知识产权民事审判中的法官造法——司法能动的可能及限度[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5 任f ;;高拱《病榻遗言》性质新探——以隆庆六年六月“庚午政变”为线索[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盘科文;我国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可;吴梅村戏曲创作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泽武;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思考[D];兰州大学;2010年

5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彦波;腐败问题的道德素质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敏;《杜骗新书》新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肖咏芳;汤显祖与袁宏道之尺牍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甘映红;论海瑞的行政人格[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刘海丰;儒家行政伦理思想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现代借鉴[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梅枝;;试论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的转变[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4期

2 张建;;新道统法哲学立论基础应该为何——兼评魏敦友《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反思与建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孔祥勉;;“天价维稳”现象的政策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4 李子群;;试论中华和合无神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张建;;从理学到法学的现代历程——就新道统法哲学中“再变为法”的判断求教于魏敦友教授[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魏敦友;;新道统论法哲学与现代中国法学的兴起[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高军;;租税国理论及意义初探[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张静;;义乌外来工为什么愿意使用法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于建嵘;;压力维稳已走到尽头了[J];领导文萃;2010年14期

10 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J];民主;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跃军;;民主与法治的异化:“人肉搜索”的现实映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 国政法大学〉研究人员,法学博士 吴丹红;[N];检察日报;2008年

2 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魏敦友;[N];检察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戴志勇;[N];南方周末;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柏瑛;李卓青;;政策网络治理:公共治理的新途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5期

2 徐杭;;蛛网治理模式:一种良好治理结构的设想[J];管理观察;2009年12期

3 谢新水;;论行政人格转型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学术论坛;2006年09期

4 陆道平;;当代政府治理:模式与过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李卓青;;政策网络治理:理论、模式和策略[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高青莲;贾海薇;;现代政府治理模式理论述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封雷;;新公共管理理论借鉴与政府治理转变[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8 唐健飞;;论东西方国家的治理冲突[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9 谭晓军;;政党外交:一种新兴的全球治理模式[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2期

10 郜绍辉;;公众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洁;;基于治理理论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探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熊节春;;政府治理新范式:元治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毕瑞峰;段龙飞;;试析公共管理者的伦理自觉——从治理模式创新的角度[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海龙;;走向一种“合同制”的公共治理模式——合同型政府的兴起、主题及意义[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春成;;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交锋:解读“仇和式治理”之争[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6 曹俊汉;;从治理的观念谈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建构之关联[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朱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宋迎法;苗红娜;;电子治理:公共部门改革的新模式[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毕瑞峰;段龙飞;;论作为公共管理职业活动基础的服务价值[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春福;;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行为方式和建构机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陈明明 苏长和 林尚立 刘建军;治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银寿;论“穷则思变”[N];南方日报;2005年

3 燕继荣;中国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上)[N];学习时报;2006年

4 谢晓东;从德治理想国到法治下的德治[N];光明日报;2007年

5 李俊清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什么是参与式政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韩旭;“风暴”之后,应当回归“理性”[N];检察日报;2005年

7 燕继荣;“治理”观念下审视中国政治发展[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海成;黄老学派的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青;网络分析与治理模式[D];厦门大学;2006年

2 郭风旗;区域性公用资源治理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范晓娜;博弈视角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燕;公共治理模式下政策执行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史马广_g;民主政治与民本行政[D];河南大学;2007年

6 谭萍;治理维度下的政策网络理论探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许鹏;行政管理中的软法之治[D];吉林大学;2008年

8 丁涛;试论黄宗羲政治治理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郭文峰;公共事务治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锋;论朱熹的王道思想[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9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29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