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试论陈独秀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9-02-24 17:06
【摘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内容。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派以及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典型代表,陈独秀对青年之于社会的重要地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新青年"是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主体。陈独秀将爱国主义置于启蒙的语境中来认识,认为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是持续治本的爱国主义的前提;"为国家增实力"是持续治本爱国主义的要旨;"修炼心智"是持续治本爱国主义的动力,从而形成了持续治本的爱国主义思想。陈独秀的这一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现实价值。
[Abstract]:Patriotism is a historical categor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for different specific content.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dical faction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hen Duxiu highly appraised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youth in society, and considered that "new youth" was the main body related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en Duxiu put patriotism in the context of enlightenment and thought that arousing the patrio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is the premise of lasting patriotism, that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is the main aim of continuing to cure the root cause of patriotism. To cultivate the mind is the motive force of persistent patriotism, thus forming the patriotism thought. Chen Duxiu's thought still has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alistic value today.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12&ZD108) 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发展”
【分类号】: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美燕;;简述陈独秀的教育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吴玉才;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地位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吴兴毛;;戴季陶的女子解放观——兼与陈独秀女子解放观的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董根明;陈独秀民众运动观的嬗变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5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6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先俊;;论“五四”后的社会改造思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董根明;陈独秀对封建婚姻的批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董根明;五四前期陈独秀否定义和团运动及其思想根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方习文;五四乡土小说:启蒙与审美之间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友德;;孝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2 李维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主义化倾向探析[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3 王生怀;;论早期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马勇;;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人的困惑[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长林;班彦美;;五四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道德观比较研究[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6 谢从高;;《新青年》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与中国近代学术观的碰撞——以蔡柏龄留学为中心的考察[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7 寇鹏程;;梁启超宗教思想改变的现代性困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9 闫润鱼;;试论有中国特色的自由主义(1890~1949)[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胡伟希;;中国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之比较——从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为个案的心理类型学分析[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8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露霞;论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金;陈独秀与李大钊新闻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慧;陈独秀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启巩;《新唯识论》翕辟论哲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小娟;《忍经》忍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翊;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9 钱敏;20世纪初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D];安徽大学;2010年

10 王秋菊;教育与人的尊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研讨会在沈阳召开[J];中国民族;2004年07期

2 王永风;浅谈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S1期

3 李广法 ,张家来 ,焦德忠 ,王日丽;论冯玉祥的爱国主义思想[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殷国聪;论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3期

5 刘涛;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王虹;正确对待古代爱国主义思想三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陈答才,任晓伟;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新时期爱国主义思想论纲[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张怀承;论王夫之扶长中夏的爱国主义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9 丁秀荣;中华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2期

10 蓝荃彬;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学习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体会[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巴陵大运;;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A];2008海峡两岸第四届龙舟文化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罗大文;高宝营;;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唐建华;;论维新志士的爱国主义思想[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张同乐;;燕赵文化与李大钊的爱国主义思想[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5 吴雅琴;梅仲孙;;国之瑰宝 民之慈母——宋庆龄爱国情结研究[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6 朱立文;刘淑玮;;陈嘉庚先生与集美端午龙舟文化[A];2010海峡两岸第六届端午文化论坛研究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包松娅;杨虎城将军爱国主义思想座谈会举行[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陈雅玲;试从“福”与“祸”中谈教学[N];伊犁日报(汉);2012年

3 雍敢;岗巴边防大队深入农牧区走访宣讲[N];日喀则日报;2010年

4 ;那曲县那么切乡“三谈三促” 推动群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N];那曲报;2010年

5 袁秉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N];学习时报;2010年

6 杨林 金秋华;不驰于空想 不骛于虚声[N];吉林日报;2003年

7 冯桃英;岢岚用党建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N];忻州日报;2007年

8 丁爱平 王纪侠;把文化动员的功效发挥出来[N];中国国防报;2012年

9 记者 陈启海 通讯员 邹榜华 刘汉宜 黎清;伍家岗提升市民三大素质[N];湖北日报;2009年

10 钟晓渝;参政党素质建设须重视[N];团结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宁;基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引导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9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29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