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正: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价值取向及其实现
[Abstract]:The real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justice is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and core goal of the government's social management. Properly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ocial justice has become the primary task of the current social management. In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social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must adhere to the core value orientation of social justice, reshape the social management justice view of modern government, construct the modern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which combines the dynamic system with the just system.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tructure of good governance in modern societ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just government with the core concepts of service, responsibility, rule of law and clean governm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policies and systems that safeguard social justice.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党政办公室;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体制与提升基层组织社会整合功能研究”(11CZZ009)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1YBB333)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培林;;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J];决策与信息;2011年06期
2 焦存朝;杨文圣;;公平视阈下政府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王涛;;论实现社会正义的条件[J];天府新论;2012年05期
4 何显明;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及政府职能的强化问题[J];学术研究;2000年09期
5 宋智敏;;论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由“法治湖南”引发的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吴忠民;关于公正、公平、平等的差异之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宏军;;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小勇;;从社会公正视角论构建和谐社会[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刘杰;;初始林权分配的公正原则研究——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4 李裕平;;我国当前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状况及努力方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5 张艳丽;;社会公平观在当今中国的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粟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平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呼艳芳;;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大连市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J];大连干部学刊;2012年07期
8 何峰;;论纳税人税务信息保护原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9 杨刘保;李有禄;杨晶;;转型期政府社会管理的定位与体系建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10 唐钧;;参与、共享视角的社会政策调整与社会管理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刘保;;转型期政府社会管理的定位与建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东梅;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结构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2 孔洪刚;执政党理念下新闻媒体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6年
3 吴强玲;转轨中的平衡[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务勇;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经济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杜峰;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文成;论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运行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迅;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D];湖南大学;2008年
9 董亚男;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就业制度公正论[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政;列宁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鲁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公正观的变迁[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焱焱;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5 占小艳;行政裁量基准法制化构建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解玉强;我国社会分层背景中的公正问题[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7 李大双;社会正义及其在中国的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董大为;我国政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学政;新闻出版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翟从福;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惠;;行政裁决法律制度主要问题探究[J];法学杂志;2010年02期
2 陈岳堂;胡扬名;;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公益组织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廖运生;陈勃;;公平正义视阈下当代青年发展机会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4 袁曙宏;论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J];法学论坛;2003年02期
5 莫于川;;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向——透视地方行政改革创新经验[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6 罗忠桓;;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湖南样本”:经验与启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范华;;公平正义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实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易果平;傅晓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探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刘丹;彭中礼;;湖南法治政府:思想源流、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杨龙,黄粹;我国政府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的职能与责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刘惠;;社会公正: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J];理论探索;2009年05期
2 魏长领;;德福统一是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兼论行政伦理建设的价值基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商爱玲;;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问题的研究视角及路径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王婷;;公共理性视野下的公共行政[J];浙江学刊;2008年02期
5 张亲培;;公共政策体制与社会公正[J];行政论坛;2010年04期
6 白莹;;论个体主体意识的发育与社会公正的实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7 王亚玲;;社会公正的价值尺度与公民参与的技术进路[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程亚飞;;社会公正:超越自然选择的发展逻辑——斯宾塞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J];市场论坛;2008年05期
9 杜亚霏;;改善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基于多重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10 陈国权,王勤;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J];政治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国权;王勤;;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宋海娜;;公民公正意识的基本含义[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田千山;;管窥《论语》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对政府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家刚;;生态文明与协商民主[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淑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前沿问题——“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6 黄力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家发展模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7 肖巍;;“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的一个标本——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陈剑;;化解两对矛盾,推动首都持续稳定发展[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9 余文烈;;迈进21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 洋;法治的不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2 王坤;社会公正不应为“小集团利益”让路[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姚洋;民主的缺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姚洋;转轨中国的社会公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徐鸿武;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社会公正理论[N];北京日报;2006年
6 姚洋;社会公正的四个层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李军;社会利益多元化 国外执政党如何维护社会公正[N];组织人事报;2010年
8 闻红;中德学者研讨社会公正[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张立伟;社会公正与精英民主:一位中央党校教授的理解[N];财经时报;2003年
10 鲁军 吴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爱弱势群体[N];大连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建华;社会发展中的公正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徐晓海;制度公正的日常生活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3 董晓倩;论政府软执行力[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季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田春芳;发展中国家社会均衡发展与政府作用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宋增伟;制度公正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晋;罗默社会公正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05年
3 杨洪波;和谐社会的寻求[D];贵州大学;2008年
4 雷清海;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霞;约翰·罗默公正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王冠军;先秦时期“公”概念的历史演变[D];河南大学;2009年
7 陈列明;论网络舆论监督推动社会公正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赵子旭;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社会公正建设的启示[D];河北大学;2012年
9 赵加岭;高兹的公正思想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赵昆;关于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49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4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