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英国新左派的社会主义政治至善思想

发布时间:2019-07-21 17:09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叶以后,英国新左派以其整体形象和独立姿态,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在全球学术界掀起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热潮,其思想着眼点在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如何克服人的现实异化与社会异化,从而实现人的解放。英国新左派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与特点进行了密切关联现实世界与马克思思想的探求,并尝试从哲学层面阐明社会主义政治的善的本质,其思想特色集中体现于善本、善念和善治。
[Abstract]:After the mid-1950s, the New Left School of Engl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Marxism with its overall image and independent attitude, and started the research boom of British Marxism in the global academia. Its thought was focused on how to realize socialism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how to overcome the reality of human being and social differentiation, so as to realize human liberation. As a whole, the New Left School of England has made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t politics and Marx's thought, and tries to clarify the essence of the good of socialist politic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level, and its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concentrated on good principles and good thinking and good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思维逻辑研究”(13AZX002) 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在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及价值研究”(12ZBA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飞;;我国刑事诉讼行政化之成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黄永祥;;吉登斯:时空视角下的人与社会体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李帅;;身体理论视域中的“身体”所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4 贺奇兵;潘琴;;我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脱困——兼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之再改进[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曲师;;论福柯的身体政治美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陈柏峰;;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以乡村治安工作为中心[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金永兵;文学理论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姜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雪冬;;技术创新与地方治理改革:对三个案例的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3 韩水仙;;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思想概述[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4 乔瑞金;;试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概念的深度理解[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许继红;;透过“感觉结构”看威廉斯的文化整体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黄旦;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吴成立;;民间组织与宗教:藏区乡村的社会控制——以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为例[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8 黄力之;;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对现代性危机的回应[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9 任映红;张鸣;;新中国成立后村落政治精英的更替及内在影响——浙江XF村的实证研究[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许继红;;威廉斯技术化现代社会民主思想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7 金峗;国际学校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学校的影响与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8 郑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英国新左派思想家》一书介绍[J];理论探讨;2010年05期

2 汇文;;《摆脱冷淡》——英国新左派言论集[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年12期

3 Э.Я.巴塔洛夫 ,马福聚;新左派运动及其演变[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赵林;美国新左派运动述评[J];美国研究;1996年02期

5 王淼;杜昊婧;;试论中国的新左派思潮[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15期

6 赵国新;新左派[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7 周忠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争[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8 ;媒体[J];南风窗;2007年09期

9 萧功秦;;多元制衡视角下的新左派思潮[J];人民论坛;2011年01期

10 韦长伟;;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论争:产生、分歧与前景[J];创新;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亮 南京大学哲学系;英国思想界新左派运动的兴起与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评论家,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新左派新在哪里[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谢胜君;从老左派到新左派[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张飞岸;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争”在何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王晓曼 南京大学哲学系;英国新左派思想遗产的当代清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孙立平;分歧是如何形成的?[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丁雄飞;列斐伏尔、早期新左派和六十年代[N];东方早报;2013年

8 黄晓峰 曹柳莺;徐友渔谈三十年来的社会思潮[N];东方早报;2011年

9 吴亮;知识的滥用和批判的幻觉[N];文学报;2012年

10 徐友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 论20年社会思想文化变迁[N];东方早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媛;时代变迁与观念历程: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功能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2 刘培延;新左派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燕红亮;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动向与前瞻[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17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17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