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论政治科学与自由
[Abstract]:Tocqueville has a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object, scope and function of politics as a subject, and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his political science is the theory of people's feelings, which has become a key variable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political life. He bridged several pairs of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that often caused conflicts, namely,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political research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ts and values, politics and morality,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art, literati and politicians. Tocqueville's distinct value orient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 is to defend human freedom, and its political science embodies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ical tradition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公民教育的政治学分析:从古典与现代相衔接的角度”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0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9 李鹏涛;王泽壮;;革命的“病理学”——布林顿对“革命”的开拓性研究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10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6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润金;上官f
本文编号:2524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2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