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服务型政党的内涵与价值研究——基于政治系统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7 12:33
【摘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而新时期"建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念的提出更是对这一价值的进一步提升。本文立足于政治系统分析方法,从政治学与组织学基本原理出发,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服务型政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更新,是政党系统追求合法性来源转变的过程,也是政党系统对社会大系统的嵌入与回归,并通过开发和拓展自身的组织功能来对社会系统进行回应性适应的努力。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党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做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开发自身的组织功能,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是对以往组织理念的高度概括与升华。
[Abstract]:"serving the people" is not only the purpo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ut also the value goal pursu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ince it came to power, and the concept of "establishing a service-oriented Marxist ruling party" in the new period is a further promotion of this value. Based on the method of political system analysi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olitics and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holds that the proposal of the service-oriented party is the renewal of the ruling concep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rocess of the party system pursu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urce of legitimacy, and the embedding and return of the party system to the social system. An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ir own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system.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service-oriented party i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 ruling party, on the basis of making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ing soci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ts own organizational function, to the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to make a positive response, is a high degree of generalization and sublimation of the past organizational concep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分类号】:D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齐卫平;郝宇青;;中共执政合法性模式的转换:现状与前瞻[J];太平洋学报;2010年11期

2 王长江;;由全能党变成服务型政党[J];中国改革;2008年11期

3 叶国文;;政党、国家与社会——中国共产党60年执政方式转变的政治逻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4 王海峰;;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逻辑定位[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唐皇凤;;变革型政党:对中国执政党建设历史经验与未来愿景的一种理论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李尚明;;简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丁增锋;史翠婷;;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彭启福;朱风军;;市民社会理论的嬗变——从马克思到葛兰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蒋保;;民众的统治抑或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寡头统治?——雅典民主政治新论[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7 袁祥花;;论思想政治教育对村民自治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8 刘绵锦;;从苏共败亡看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刘志峰;;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刘洪玲;;困境与出路: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汪永成;李宣;;城市社区基层民意机制的探索性创新——对盐田区民意畅达模式的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汪永成;李宣;;城市社区基层民意机制的探索性创新——对盐田区民意畅达模式的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张玉;唐良凤;;论规制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以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执行”的历史演进为分析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杨立富;;地方效能政府建设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8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苗苗;阿尔都塞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轶;中东权威主义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皇凤;;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中国经验及其理性审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孙继红;;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思考——从政党适应性理论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福建党史月刊;2009年10期

3 唐皇凤;;制衡资本权力——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4 吴家庆;罗凌波;;论中国共产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整合机制的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5 张志明;;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改革探索[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宣兴章;;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J];当代世界;2010年08期

7 胡伟;;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8 王海峰;;结构耦合:社会转型期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的内在机理[J];理论与改革;2010年05期

9 曹鹏飞;;基层社会“变迁”与基层党组织“建设”[J];理论前沿;2008年21期

10 林尚立;从基层组织中开掘党建资源[J];探索与争鸣;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生;公共政策主体的合法性:一种基于个人基础的学理透视[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2 姜朋;;有效性、合法性与政党先进性[J];前沿;2006年06期

3 孔德永;卢业美;;政治认同的类型、特征与功能[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4 元爱农;迈向现代社会政治合法性的维护与重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5期

5 李海青;政治合法性的意识形态维度[J];求实;2005年09期

6 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贾永梅;;公共政策过程视角下的政策公信力危机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黄健柏,朱云;现代社会政治体系合法性问题探讨[J];天中学刊;2003年04期

9 楚德江;;论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内涵及其实现[J];理论观察;2005年06期

10 李建华;从政治合法性看执政党伦理[J];伦理学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萧衡钟;;社会主义政党论——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党角色[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5 沈荣华;钟伟军;;论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体系[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安东尼奥·内格里;赵伟;;寻找联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7 刘杰;李长源;;公共政策要义探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9 梁多;胡宁生;;关于公共组织中政策选择模型的探讨——基于整合两种制度主义方法论的研究[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飞;;试论媒介与政治权力的共生关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敖带芽;政治的合法性与意识形态建设[N];学习时报;2003年

2 姚润皋;简评《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N];光明日报;2008年

3 罗伯特·O·基欧汉 约瑟夫·S·奈;多边合作的俱乐部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国忠;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朱四倍;公共政策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N];中国妇女报;2005年

6 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 张桂岳 李昌平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吴林根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周一平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杨信礼 东南大学教授 陈爱华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韩庆祥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张义生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爱莲 南京大学教授 郁慕镛 江南大学文学院 吴格明 南京大学教授 张建军 南开大学教授 张斌峰 无锡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跃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教授 董根洪;民本思维:推动制度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陈伟;萨托利及其政党理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燕继荣;什么是政治文化[N];学习时报;2005年

9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与大战略[N];学习时报;2005年

10 周淑真;如何以法制精神规范政党和政党制度[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丰;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3 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姜朝晖;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路占胜;布局与求解[D];复旦大学;2007年

6 曾辉方;政府推动型现代化模式利弊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8 王元亮;平等析论[D];山东大学;2013年

9 高靖生;政治的正义性: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明强;价值多元条件下民主决策的可能性求索[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贤昀;从公共领域视角看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欢欢;论施米特的政治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德波;多元治理下政党政府合法性论证[D];河南大学;2007年

5 谭国雄;合法性与意识形态教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裘铮;论政府信用及其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7 陈良斌;现代政治系统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谢腾云;交往理性与话语政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聂兴超;选举在民主国家中的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丁涛;试论黄宗羲政治治理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7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27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