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照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社会风险公共安全治理研究”(13XGL014)
【分类号】:D091.6;X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陆爱勇;;论《老子》“自然”的生态伦理内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吴海金;张慧;;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多维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2期
3 孟鑫,胡军;生态危机的制度原因——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达;;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诉求[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4期
2 吴海金;朱磊;;国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概述[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3期
3 安少婷;;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俊荣;政府环境质量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陈如钧;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雪莲;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2 蔡华杰;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彭光华;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政府治理[D];南昌大学;2008年
4 郭文芬;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余良;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熊家学,刘光明;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与发展态势[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02期
2 周穗明;生态社会主义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3 隋秀英;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10期
4 孟鑫,胡军;生态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探析[J];教学与研究;2003年03期
5 李红卫;科学社会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之比较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2期
6 许建良;;道家道德的普世情怀[J];哲学动态;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仁忠;张维;;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探源[J];长江论坛;2008年04期
2 孙吉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J];消费导刊;2008年05期
3 孙吉平;;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走向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刘净;陈昊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5 白明政;;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6 王川生;詹俊丽;;生态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吕虹;;生态社会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刍议[J];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8 李学军;;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几点认识[J];攀登;2009年01期
9 殷南江;;浅析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J];社科纵横;2010年09期
10 陈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年晓威;;生态文明观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蓝凡;高川;;浅析我国环境规划与实施环境法的重要意义[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姜素红;;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4 王少华;;浅谈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宋建旺;孙洪;;实施科学环境管理,,提高“环境幸福指数”[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6 李秉毅;;生态城市建设原理——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发展论[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周建华;邓琴;丁卫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毕节试验区石漠化治理[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8 林小灵;;关于实现船舶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建议[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08年
9 原西泉;;铁路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思考[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为民;;生态现代化与环保法制化[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金湖县委书记 陶光辉;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国土资源部部长 徐绍史;认识地球 和谐发展[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唐江;生态建设推动南郑经济与环保和谐发展[N];陕西科技报;2009年
4 张艳玲 潘宜芹 记者 王健;通化县着力促进和谐发展[N];吉林日报;2006年
5 石荣华;奔驰:“自然之道”促进和谐发展[N];华夏时报;2010年
6 菏泽学院学报编辑部 李瑞记;试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7年
7 记者 陈红卫;增强节能减排意识 推动科学和谐发展[N];商洛日报;2008年
8 陈文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若干思考[N];中国人口报;2006年
9 王宗海;也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10 国土资源部部长 徐绍史;认识地球 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雁春;生态主义的“红色”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 黄晓云;生态政治理论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万希平;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朱波;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卫国;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李恩;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郝少英;跨国水体和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爱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想;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赵园园;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0年
4 张巍;生态思维方式产生的理论动因和实践旨趣[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孙达;生态社会主义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巴枫;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陈会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观[D];安徽大学;2011年
8 黄磊;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意义[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9 王子哲;我国经济和谐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聚辉;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模式建构理论及当代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7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4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