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斯皮瓦克命题到福柯命题——中国参与式发展话语的国家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小柳;;地方性知识和发展研究[J];学术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刘宁;;权力话语下的女性启蒙——以“文革”三部“革命样板戏”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贾少英;;身体转向语境下林白小说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颀;;美国私营监狱的复兴——一个惩罚哲学的透视[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7 陈柏峰;;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以乡村治安工作为中心[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李肖;;论社会转型期的权力制约与利益表达——福柯权力谱系学的现代启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华金余;;“垃圾”还是经典:也谈中国当代文学经典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陈香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身体政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根据[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3 曾国东;蔡震宇;;执法观、法治思维与法律权威——一种检察权运行语境的视角[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4 ;权力的眼睛:微博场景的视觉文化研究——从福柯“全景监狱”的隐喻说起[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5 袁晶晶;;从坝坝足球运动看非正式规则的效力[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6 张爱凤;;对当代新闻报道理念和实践的另类思考——文化政治学视角下的媒介批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7 江娟;;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8 鲁楠;;监狱的隐喻——评福柯《规训与惩罚》[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育馥;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当代应用人类学家的追求[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俊来;;特殊性的遗忘:黑格尔政治思想遗产的哲学话语及其精神附魅[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郑贤君;;国家应为人权教育做些什么?[J];人权;2006年06期
3 曾雅丽;武玉坤;;“历史意识”视野下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批判性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芮国强;;行政学本土化:内涵、意义及路径[J];江海学刊;2008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秦伟;民主: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N];学习时报;2004年
,本文编号:2558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58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