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4-02 00:21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并在80年代 末90年代初臻于成熟的左翼社会思潮。这一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 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 思潮的影响,反映了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也反 映了西方社会主义者根据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所引发的诸 多新问题,重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它提出了一整套以维护生态 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兴需要为目标,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 会理论,并试图寻找一条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道路。一些左 翼理论家认为,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了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的演变方向。因 此,对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思想实质应有充分的认识, 对生态社会主义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 影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从生态社会主义概念入手,论述了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背 景、社会原因和制度根源;并对生态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短暂历程作了 初步的归纳,将其划分为产生、发展和完善三个时期;面对生态社会主 义学术林立的派别和庞杂的思想体系,本文将其理论内容归结为哲学思 想、生态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和外交思想六大部分, 并分别加以简述。在评价生态社会主义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点和 参照系,比较了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异同,在揭示两者根 本区别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之间的理论联结性,将两者的共同点作为借鉴的参考。 本文的重点是探寻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 示和借鉴。联系中共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将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观、生态观、政治观、 文化观和外交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建设加以比较,并将之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之中。本文提出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启示不仅体现在经 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方面,而且强调了生态社会主义在 生态环境观对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和谐的社会的重大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091.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雪莲;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2 袁秋兰;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1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11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