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民主审议与正当性 ——在审议民主理论视域内理解民主审议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5-03-18 23:19
  本文在审议民主理论视域内探讨民主审议与正当性的实现之间的应然关系,论证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民主审议对于正当性的实现为什么是必要的,借此思考民主审议的意义。 本文将民主审议与正当性的应然关系建立在对民主审议和正当性的规范性理解的基础上,认为正当性的实现既需要以公共理性为基础,又需要民主。站在民主审议与民主投票相比较的立场,通过论述为什么只有民主审议能为正当性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公共理性资源,为什么民主审议更有利于民主的实现,为什么应该在民主投票前进行民主审议,来论述为什么民主审议对于正当性的实现是必要的。 只有民主审议能为正当性的实现提供公共理性基础,民主投票无法提供,民主审议促进公共理性的形成,为民主立法和决策过程中公共理性的运用提供程序性条件,民主审议程序中内蕴的规范性原则——公共性、政治平等、自由、自主为公共理性的形成和运用提供实质性保障;在促进民主的实现方面,民主投票的结果无法充分体现民意,投票与代议的结合限制公民参与,而民主审议有利于促进以公共理性为基础的民意的形成,民意的形成应该作为民意聚合的基础,民主审议应该作为民主投票的补充,民主审议与代议的结合更有利于促进公民参与...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
        (一) 选题解释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一) 国外
        (二) 国内
    三、文献综述
        (一) 对民主审议与正当性关系的不同认识
        (二) 分析民主审议与正当性关系的不同路径
        (三) 分析民主审议与正当性关系的不同视角
    四、本文的论证路径、角度和框架
        (一) 论证路径
        (二) 论证角度
        (三) 论证框架
第二章 多元化背景下的正当性
    一、正当性如何实现
        (一) 正当性与理性
        (二) 正当性与民主
    二、如何在多元的挑战中实现正当性
        (一) 多元带来哪些挑战
        (二) 如何应对多元的挑战
第三章 民主投票与正当性
    一、 民主投票无法为正当性的实现提供公共理性基础
        (一) 民主投票与个体理性
        (二) 民主投票与工具理性
        (三) 通过民主投票无法获得“共同意志”
        (四) 民主投票与非理性
        (五) 民主投票与现有民意的聚合
    二、民主投票无法保障民主
        (一) 投票结果是制度的产物而非民意的体现
        (二) 投票规则本身的局限
        (三) 投票与代议的结合限制了公民参与
第四章 民主审议
    一、什么是民主审议
        (一) 民主审议的本质
        (二) 理解什么是民主审议
    二、 如何进行民主审议
        (一) 审议什么
        (二) 谁审议
        (三) 在哪里审议
        (四) 民主审议的类型
        (五) 民主审议的沟通方式
        (六) 民主审议的立法程序
    三、民主审议的制度设计
        (一) 举例说明民主审议如何制度化
        (二) 政治沟通机制
第五章 民主审议为正当性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
    一、民主审议为正当性的实现提供公共理性基础
        (一) 民主审议促进公共理性的形成
        (二) 民主审议为公共理性的运用提供程序性条件
        (三) 民主审议为公共理性的形成和运用提供实质性保障
    二、民主审议与民主
        (一) 民主审议促进以公共理性为基础的民意的形成
        (二) 民主审议应该作为民主投票的补充
        (三) 民主审议与代议的结合有利于公民参与
    三、回应质疑
        (一) 关于公民的能力和热情不足
        (二) 关于可能出现排斥和操纵
        (三) 关于公共理性运用的非必然性
        (四) 关于可能加剧分歧
        (五) 针对理性选择理论的批评
结论
    一.总结全文
    二.可能的贡献
    三.尚存问题及今后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编号:4036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4036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