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战国策派的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3:14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战国策派的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战国策派 国民性改造 “大夫士”精神 “战士式”人生观
【摘要】:作为中国近代的一个思想流派,战国策派立足全民族抗战的时代要求,借鉴西方文化,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希冀通过改造国民思想,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建。其国民性改造思想具有比较完备的理论和体系。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战国策派国民性改造的思想渊源。战国策派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近代以来的国民性改造思潮的精髓,而且还借鉴和吸收了西方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史观。正是基于“战国时代”的理论构建,战国策派开始了探究国民性改造的道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战国策派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为恢复中华民族的文化活力,实现全民族的抗战胜利,战国策派从世界观、人生观、官僚传统、国民教育等方面提出改造国民性,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深入地分析和揭露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现状,批判“士大夫”人格和官僚传统,主张恢复列国时代的“大夫士”精神和构建“战士式”的人生观,实现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进而重建中国文化。 第三部分是战国策派与新文化派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比较。“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派和抗战时期的战国策派都曾对改造国民性提出构想和剖析。他们都非常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在反对宗族家法制度方面存在共通之处。但是,他们的主张又不尽相同。新文化派主张建设国民文学,以启蒙大众为己任,强调个性解放和个人主义;战国策派主张民族文学,深刻揭露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的流弊,强调国家至上和集体主义。 第四部分是战国策派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特征和历史地位。战国策派倡导的国民性改造思想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阶层性、兼容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这不仅推动了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然而,战国策派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仍存在着立场偏激、宣扬武力的倾向和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战国策派 国民性改造 “大夫士”精神 “战士式”人生观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65;D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相关问题的界定和说明8-10
- 二、研究的现状10-13
-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13-15
- 第一章 战国策派国民性改造的思想渊源15-28
- 第一节 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影响15-21
- 一、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孕育15-19
- 二、“中国魂”的呼唤19-20
- 三、“尚力”精神的倡导20-21
- 第二节 西方思想的影响21-24
- 一、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思想21-22
- 二、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学的引入22-24
- 第三节 “战国时代的重演”理论的形成24-28
- 一、“战国时代”的来临24-25
- 二、中国活力萎缩25-26
- 三、“文化重建第三周”26-28
- 第二章 战国策派的国民性改造思想28-43
- 第一节 “力”压“德感主义”28-32
- 一、“德感主义”的批判28-30
- 二、“力”的追求30-32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战士式”人生观的倡导32-38
- 一、对文化痼疾的抨击32-36
- 二、“战士式”人生观的倡导36-38
- 第三节 忠、武精神与国家意识的培养38-43
- 一、“忠为第一”的提倡38-40
- 二、“武德”的呼唤40-43
- 第三章 战国策派与新文化派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比较43-54
- 第一节 “人的文学”和“民族文学”43-47
- 一、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43-46
- 二、文学启蒙观念的转变46-47
- 第二节 “个人主义”与“国家至上”47-54
- 一、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改造47-50
- 二、“小我”与“大我”的关系50-54
- 第四章 战国策派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特征和历史地位54-63
- 第一节 战国策派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主要特征54-57
- 一、阶层性54-55
- 二、兼容性55-56
- 三、时代性56-57
- 第二节 战国策派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评价57-63
- 一、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57-58
- 二、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58-59
- 三、思想的局限性59-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劲翔;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救亡[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刘仁坤;刘兴华;;论孙中山国民性改造问题[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3 阎润鱼;;战国策派政治文化观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4 雷戈;论“战国策派”的历史警醒意识[J];武陵学刊;1998年05期
5 白杰;;“权力意志”棱镜下的民族想象:重审战国策派[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戴少瑶;评“战国派”的文艺观[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7 王学振;战国策派的改造国民性思想[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漆志平;政治观念与现实选择的冲突——解读战国策派的政治理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田亮;“战国策派”民族主义史学在抗战期间的兴衰[J];河北学刊;2003年03期
10 王敦书;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雷海宗[J];世界历史;1995年06期
,本文编号:997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9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