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以至秦汉的薰香习俗文化
本文选题:熏香 切入点:民俗文化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摘要】:中国用香历史久远,早在4 000多年前先民就开始熏烧香草、香木或净化环境、驱虫辟秽、防治疾病,提升生活情境,或祈祝神明,祭祀祖先。熏香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僧道医巫、普通百姓,无不对各种香品和熏香器具钟爱有加,由此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熏香习俗文化。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先秦以至汉代的熏香习俗为后世熏香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Abstract]: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using incense. As early as more than 4,000 years ago, its ancestors began to smoke and burn herbs, fragrant wood or purify the environment, repellent and filth, prevent and cure diseases, improve living conditions, or pray to the gods. Offering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Incense has accompanied the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emperors and generals, literati, monks, Taoists and sorcerers, ordinary people, all love and love all kinds of incense products and incense apparatu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ncense customs of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generations of incense fumigation culture.
【作者单位】: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曼丹,刘倩,朱育芬,黄文艺;桃核中脂肪酸成分分析[J];广州化学;1998年04期
2 周选围;松茸资源研究概况[J];食用菌学报;2002年01期
3 杨靖华;用蛇毒制剂治疗血栓病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蛇志;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元青;松口蘑发酵菌丝体糖蛋白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熊仁次;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and Matsumura)的人工养殖与成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刘月凤;张家界杜仲提取物的毒理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闫峻;乌苏里蝮蛇具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的金属蛋白酶分离纯化及基因信息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唐瑛;《伤寒论》中四肢骨节疼痛的证治用药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尉建平;黑龙江省松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引弟;;中国“走西口”文化的解构[J];科技资讯;2011年23期
2 张立驰;程立中;;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 李瑶;浅谈妈祖信仰对我国海洋文化的影响[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杨志明 左红 王莹(主笔);试论中国香道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前景[N];陇东报;2008年
3 整理 阮帆 肖迪;碑刻中暗藏正史之外的北京[N];北京科技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芦小桂;淅川荆紫关传统建筑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8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65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