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27 14:30

  本文选题:经济区 + 综合性 ; 参考:《中国史研究》2001年04期


【摘要】:古代经济区是由自然和人文环境所决定 ,以劳动分工为基础 ,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划。大约自春秋至西汉武帝时代我国经济区的雏形开始形成。我国古代经济区具有自然、民族、政治三大特色。划分经济区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和经济中心四条原则。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三个不同性质的区划 ,其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 ,对了解我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和地域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ancient economic zone is determined by the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labo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graphical division of industry.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embryonic form of China's economic zone began to form. China's ancient economic zone has natural, ethnic, political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zones hav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nd economic center of the four principles. Economic zone and natural region, administrative region is three different nature of division, there are not only relations, but also differenc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ancient economic zon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7;F1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加华;节气、物候、农谚与老农——近代江南地区农事活动的运行机制[J];古今农业;2005年02期

2 袁钰;约开商埠与自开商埠商品经济功能比较——以农产品商品化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3年02期

4 张海英,叶军;清代江南与两湖地区的经济联系[J];江汉论坛;2002年01期

5 高飞;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形态演变——以浙东南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6 刘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7 韩宝平,许爱芹,孙晓菲;“以水代兵”对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及环境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钞晓鸿,郑振满;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3年03期

9 徐茂明;江南的历史内涵与区域变迁[J];史林;2002年03期

10 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增长及其原因[J];清史研究;199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1840—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一胜;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D];浙江大学;2004年

6 于少海;经济与社会:明清赣南社会经济的动态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游欢孙;近代苏州地区市镇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淑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植棉业[D];郑州大学;2002年

2 范志军;东汉江南经济发展探讨[D];郑州大学;2002年

3 王智兰;古代庐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4 高s,

本文编号:1942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42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