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编后记:关注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性”与“变异性”

发布时间:2018-07-18 07:18
【摘要】:正域外中国学或者汉学研究的展开,首先要从历史入手,正像我们从事中国学术史的研究一样,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都有着自身的历史、学术脉络和传承。因此,从"历史性"入手是进入这个学科的第一步。2014年是西方专业汉学诞辰200周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共同在巴黎召开了庆祝法国专业汉学建立2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
[Abstract]:Just as we are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has its own history, academic context and inheritance. So, starting with "history" is the first step into the discipline. 2014 marks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Western professional Sinology. The Chinese overseas Si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and the Institute of Sinology of the French Institute of Sinology jointly held an academic seminar in Paris to celebrate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nch professional Sinology.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黛云;迎接汉学研究的新发展[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3期

2 季羡林;《汉学研究》第六集·序[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4期

3 霍九仓;梳理历史脉络 品评汉学精华——评何寅、许光华《国外汉学史》[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2期

4 H.凯帕,新馨;汉学是一门科学吗?[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国际汉学》第八辑目录[J];读书;2003年03期

6 董国文;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汉学研究问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7 阎纯德;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J];文史哲;2004年05期

8 王德威 ,季进;“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综述[J];文学评论;2005年05期

9 王德威;季进;;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专辑[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1期

10 何培忠;;国际汉学的出现与汉学的变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葛夫平;;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及其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2 樊书华;;鼐德方案与哈佛大学的汉学起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3 阎国栋;;17—18世纪俄国来华使节与俄国汉学萌芽[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4 熊月之;;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5 张晶萍;陈先初;;省籍意识与文化认同:叶德辉振兴湖湘汉学的努力[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6 李孝迁;;民国时期国际汉学史研究[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葛夫平;;巴黎中国学院述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8 罗检秋;;西潮冲击下晚清汉学的调适与演进[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9 聂德宁;;(荷兰)包乐史著《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评述[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继愈;汉学发展前景无限[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纪宝成;汉学是什么[N];光明日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杨煦生;国学与汉学[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丰捷 姚晓丹;迎接汉学发展的蓬勃之势[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杨;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09年

6 ;温儒敏:对汉学研究的姿态和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姚小平;汉学的变与不变[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弯弯;汉学:在中与西之间[N];北京日报;2012年

9 记者 刘茜;世界汉学大会提出“新汉学”构想[N];中国文化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刘茜;“新汉学”应面向当下面向世界[N];中国文化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欣;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元琪;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张循;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月玲;余国藩汉学研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慧;怀履光及其汉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辛欣;试析美国汉学研究的演化及发展方向[D];外交学院;2009年

4 上官儒烨;对弗朗索瓦—于连的汉学研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冯妍;弗朗索瓦·于连汉学研究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晓红;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国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威;从遗忘到真实: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塞(José Miguel Vidal Kunstmann);报道中国:汉学东方主义,殖民话语以及1850-1864的《北华捷报》[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帅;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10 林馨;英国专业汉学时期词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31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31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