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驿传通讯中符牌的种类与作用
[Abstract]:Relay transmission refers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including post-roa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token is the core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post-transmission, in the feudal society that las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y virtue of the unique trust function of token, the successive regimes managed the hug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s throughout the land area effectively, in which each dynasty innovated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tradi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type and function of token in ancient Chinese social communication, we can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many aspects and from many angl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512.9;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东洲;于富业;;论中国古代驿站和邮传对旅游业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李晓菲;;浅析符牌在明代国家治理中的特点[J];兰州学刊;2012年09期
3 吴斌;谈谈历代的通行凭证[J];秘书;2004年11期
4 宫宏祥;清代的邮驿立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10期
5 王月桂;马建义;;我国古代的信息传递[J];文史知识;199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翅,闻娱;春秋战国传播活动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苏卫国;;中国古代文书接力传递问题试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苏全有;陈自豪;;中国邮驿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苏全有;黄莎;;交通部与民初的邮权统一政策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路善全;;论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路善全;;论明代建阳书坊媒介生态下的文人群落[J];东南传播;2009年01期
7 况腊生;;论中国古代驿站的起源及其法律制度的形成[J];法律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8 邓达宏;;福建侨批多元文化价值探略[J];东南学术;2012年06期
9 贾文龙;;中国旅客登记制度演变略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路善全;;论明代建阳书坊媒介生态下文人群落的特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勋;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新华;夷夏之间:对1842—1856年清政府西方外交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苏全有;清末邮传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肖雄;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陈晖莉;晚明文人佛寺旅游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晶;晚清中国电报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超平;日本古代律令国家的驿传马制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玉峰;唐代邮驿与信息传递[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瑜;赫德与晚清邮政的近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鑫华;明蒙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郭磊;宋代递铺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叶士东;晚清铁路立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纪慧娟;明代驿传与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宗财;明清徽商的信息渠道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田明;邮政与中国近代社会[D];山西大学;2005年
10 尹学梅;制度、运作与效应:清末国家邮政事业述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世东;西夏公文驿传探微[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杨正泰;《明代驿站考》述要[J];文博;1994年02期
3 黄维华;书信的文化源起与历史流变[J];江海学刊;1996年03期
4 李长弓;试论明代驿传役由永充向轮充的转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02期
5 张达明;一篇写迟了的通讯[J];中国工商;1988年10期
6 任玲,,若雪;谈通讯写作[J];安徽税务;1994年06期
7 ;通讯报道[J];明胶科学与技术;1996年04期
8 牛智勇;抹黑与立功[J];领导文萃;2000年11期
9 张平一;漫话辽金时期的符牌制度[J];文物春秋;2001年02期
10 ;《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出版[J];历史档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编者说明[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2 赵勇飞;王淼;田茂刚;颜现波;兰声华;;浯溪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明;李明;;MAX1000+PLUS系统DPU频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金余恒;张伽虹;王秉湖;;二总线火灾报警和控制系统编码与通讯的一种方法[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5 ;中国牧业通讯[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6 徐在新;;多级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在武钢二热轧厂的应用[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7 ;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介绍[A];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中国水禽业进展[C];2005年
8 吴恩军;;发电厂220V直流系统改造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秀芝;何玉珠;李家玲;;飞行仿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研制[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放;;复杂建筑环境下应急救援通讯的前瞻技术[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尧 记者 赖继红 陈明喜;税控机项目投产[N];南昌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巫伟;通讯三巨头力挺在华研发[N];南方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段晓燕 欧阳长征;摩托罗拉:要做“无缝通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4 张智建 娄杨;TCL通讯:打造VoIP电话第一品牌[N];通信产业报;2004年
5 记者 李昌鸿;TCL通讯与阿尔卡特分手[N];证券时报;2005年
6 记者 毛涛涛;NEC通讯总裁卢雷今天离职[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7 记者 康民;信保签约俄工业通讯银行[N];中国保险报;2006年
8 记者 陈艳华;《中办通讯》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N];长治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旗;TCL:手机带来的黎明[N];财经时报;2006年
10 肖远;重挫之后,仍敢为人先[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业正;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胡文斌;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智能群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周干民;NoC基础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马恒太;基于Agent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建模及实践[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5 唐振民;智能移动机器人及群体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杨汉成;Agent理论及其在水利水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李春华;集群计算环境全局通讯优化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8 王栩;Agent系统通讯理论及组织结构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9 钟涛;基于SystemC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荆杰泰;连续变量量子通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晨翔;小型水电站自动监控装置的研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2 王晓瑜;基于分布式控制技术的污水处理厂SBR工艺SCADA监控系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赵子恺;基于以太网的断路器区域连锁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刘治彬;基于GPS技术的飞行目标的信息处理与自动跟踪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莫旭梅;数字化X线机的数据存储与通讯技术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安晓嵘;Easy Manager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葛军德;罐区信息系统开发[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8 韩笑;基于开关磁阻电机的阀门智能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赵伟;深海非接触式双向信号传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潘佚;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研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36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3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