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春秋时期专杀大夫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11:04
【摘要】:春秋时期专杀大夫现象比较突出,并且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春秋时期的专杀大夫事件,后世一直有“《春秋》书之四十有七,是专杀大夫也”的说法,专杀大夫次数的确定与界定标准密切相关,因此,对春秋时期专杀大夫事件需要进行重新界定,并对《春秋》中杀大夫事件的义例即对事件的表达方式、语句内涵和专有名词进行分析,这既可以认清专杀大夫事件的性质,也可以更为准确地统计专杀大夫事件的次数。通过对专杀大夫事件的统计上,依据由每一个具体事件的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专杀大夫事件发生的动因主要有耦国两政、叛乱、权利私欲、对外失利、君无道和危害宗族这六种。春秋时期专杀大夫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即晋楚两国的专杀大夫事件多于他国;春秋早期较中后期少;从专杀主体看大夫多于君主;专杀者对象的身份发生变化,即由命于天子到命于其君;专杀大夫事件中杀之方式有自杀和他杀的不同,且有尸诸朝和尸诸市的不同情况,争霸活动与权利的争斗是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春秋时期专杀大夫事件对国家造成了权利转移、促进国内安定、帮助排除外患和削弱国力等影响;对于家族而言有影响家族发展、使得家族受挫、保全家族、促使家族外移和导致家族灭亡这五种影响;对个人造成了使他人得权、丧命、失权和免死,以及使被杀者获得殊荣、减轻罪罚和为人所轻,使专杀者得权或失去权力的影响。春秋时人对专杀大夫事件,本国人根据事件的性质有认同和不认同两种态度,他国对此类事件的态度则要立足于国家的利益。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25;D69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现象与孔子的政治思想[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7期

2 马卫东;;春秋时期晋国卿族政治的历史变迁[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马卫东;;春秋“国”、“家”关系刍议[J];史学集刊;2008年04期

4 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1期

5 聂淑华;晋国的卿族政治[J];晋阳学刊;2004年03期

6 杨秋梅;晋国公族与公室关系的变异[J];晋阳学刊;2002年05期

7 罗运环;楚国的太子制度研究[J];江汉论坛;2000年07期

8 徐祥民;春秋时期的刑罚概念[J];现代法学;2000年02期

9 康德文;论西周春秋时期的灭族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10 李泉,杜建民;论夏商周君主制政体的性质[J];史学月刊;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屈会涛;春秋时代的卿族政治[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亮;周代聘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沁芳;晋国六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准;春秋时期晋楚家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鹏;春秋弑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2 赵金涛;春秋时期晋国弑君现象之原因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3 包玲玉;春秋弑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博;孙复《春秋尊王发微》之“尊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5 杜萌;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政治[D];北京大学;2013年

6 赵琛;孙复《春秋尊王发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邓妙慈;《左传》晋国卿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宋新雅;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差异及其文化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35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735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8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