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从汉简本《仪礼》看《仪礼》在汉代的传本

发布时间:2020-10-23 08:37
   《仪礼》在汉代的传本甚多。汉简本是出于今、古文本系统之外的两个不同家法的本子。汉代的《仪礼》之学不止今文之大、小戴和庆氏三家。郑注本《仪礼》只是一部反映汉代主流传本概貌的本子。今本《仪礼》记文前的"记"字最迟在郑玄为《仪礼》作注前已加,而名其文为"记"则自西汉已然。《仪礼》17篇无记文的只有2篇。《丧服》的传文作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而最迟在马融之前已与《丧服经》合编。
【文章目录】:
一 从文献记载看汉代《仪礼》的本子
二 汉简本《仪礼》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1. 汉简本是出于今、古文本系统之外的两个不同家法的本子。汉代的《仪礼》之学不止大、小戴和庆氏三家。
    2. 郑注本《仪礼》只是一部反映汉代主流传本概貌的本子, 主流传本以外而在汉代社会上流传的本子则甚多。
    3. 关于今本《仪礼》中的“记”与《丧服》之“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锷;武威《仪礼》简[J];丝绸之路;199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向明;;从出土简牍看秦朝应对农作物虫害的举措[J];农业考古;2008年04期

2 李零;;视日、日书和叶书——三种简帛文献的区别和定名[J];文物;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晓华;从经学博士看汉代社会[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于志强;儒学与汉代社会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读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J];孔子研究;2003年02期

3 臧知非;儒学与汉代社会实践的综合考察——读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文波;《经学与汉代社会》[J];周易研究;2002年02期

5 向晋卫;汉代社会对君权的制约机制[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党艺峰,党大恩;贫困时代的抵抗和希望——司马迁和汉代社会关系简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赵浴沛;;试论两汉家庭暴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赵敏俐;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J];中国诗歌研究;2002年00期

9 晋文;论“以经治国”对我国汉代社会生活的整合功能[J];社会学研究;1992年06期

10 侯外庐;;汉代士大夫与汉代思想的总倾向[J];史学史研究;199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云峰;游民与汉代社会[D];山东大学;2007年

2 范志军;汉代丧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邬文玲;汉代赦免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佐佐木正治;汉代四川农业考古[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莉;论汉代咏物赋的天人合一思想[D];安徽大学;2006年

2 黄河;汉代禁锢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兴华;论汉代的身份继承与财产继承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4 孟红;汉代社会生活与礼法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晓英;汉代契约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6 刘渊;汉代画像石上伏羲女娲图像特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周峰;秦汉奴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王飞;两汉时期疫病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高荣茹;两汉后妃选拔、教育及后妃与政治关系问题考述[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孙彦;两汉的贫弱群体与政府之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52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52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