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客家民间风水信仰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发布时间:2017-10-10 04:38

  本文关键词:客家民间风水信仰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客家 民间风水信仰 水资源 利用保护


【摘要】:唐末五代至两宋时期,在客家地区形成了一个重要的风水流派——江西形势派。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风水信仰亦由此深入人心,成为客家人的一种传统意识。客家人的风水信仰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客家人出于"山环水抱"的风水观念,往往将宅居建于山坡下或河湾处,形成一个个聚族而居的村落,世世代代守护着身边的青山绿水;出于风水信仰,引活水环村,在房前开挖"风水塘",对古村落的水口、后龙山、风水林、村边河流、排水系统进行营造和保护等,为科学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
【关键词】客家 民间风水信仰 水资源 利用保护
【基金】: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客家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ZD132)子课题“客家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社会学)建设项目资助
【分类号】:B992.4
【正文快照】: 1如罗勇:《客家与风水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黄志繁:《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罗勇、王院成:《民间风水信仰的心理解读——以赣闽粤客家地区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2期;李晓方、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温春香;朱忠飞;;清代赣南客家人的风水观与地域社会——以三僚曾氏坟墓纠纷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周建新;;客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与文化解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林忠礼,罗勇;客家与风水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罗勇;;客家民间风水信仰研究——以赣南为重点的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林晓平;戚莎莉;;略论客家农村地区风水盛行的原因和客家祠堂风水观[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6 李晓方;温小兴;;明清时期赣南客家地区的风水信仰与政府控制[J];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王福昌;;自然、文化与权力——明清时期闽粤赣边乡村风水研究[J];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8 黄志繁;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J];史学月刊;2005年11期

9 罗勇;王院成;;民间风水信仰的心理解读——以赣闽粤客家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张正;客家图书编撰史概要[J];图书与情报;2004年01期

3 黄涛;蒋得兴;王儒渊;;博白计划生育执行中的社会资本与政府绩效——人口问题中双边主体的互动及其评价缺失[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陈晖;龙瑞全;;客家风水文化之心理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7期

5 张俊;;异彩纷呈的赣南客家民歌[J];沧桑;2008年05期

6 余彬;;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东南亚客家文化适应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1年05期

7 马洁琼;;浅析《一八九五·乙末》中的客家话[J];电影评介;2009年20期

8 江金波,司徒尚纪;以文化生态学解读围龙屋建筑的风水观——兼议中国传统民居的旅游文化发掘[J];福建地理;2003年02期

9 吴小立;;儒家意识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以客商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年03期

10 肖文评;明末清初粤东北的山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大埔县《湖寮田山记》研究为中心[J];古今农业;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重光;;二十年来客家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2 蒋炳钊;;关于客家民系形成时代的讨论[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3 蒋炳钊;;关于客家民系形成时代的讨论[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4 方志远;谢宏维;;明陵“吉壤”与江西堪舆[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5 罗勇;;客家民间风水信仰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A];人类学与江河文明——人类学高级论坛2013卷[C];2013年

6 郭培贵;;二十世纪以来的明代学校与科举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专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何朝银;革命与血缘、地缘: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949-1965)[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肖文燕;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美云;话语视角下的宗谱文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4 郑向东;古代韩江流域经济地理研究(秦~元)[D];暨南大学;2011年

5 何衡松;清代成都地区移民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韩孟孟;东山岛沙质海岸带村落风水林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张丽;海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价值、前景与发展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玉环;风水文化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守标;客家民俗资源融入油画创作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10 曾莉芸;论意象油画与客家文化元素的融合[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陈晖;龙瑞全;;客家风水文化之心理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7期

3 刘晓春;族谱 历史 权力[J];读书;2001年07期

4 张卫东;;客家村落风水——以深圳坑梓村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温春香;朱忠飞;;清代赣南客家人的风水观与地域社会——以三僚曾氏坟墓纠纷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胡玉春;;毛泽东与兴国风水文化关系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林忠礼,罗勇;客家与风水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周耀明;传统风水文化的民俗学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温春香;;杨救贫与江西形势派风水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陈春声;“正统”神明地方化与地域社会的建构——潮州地区双忠公崇拜的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春香;风水与村落宗族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荣;;下梅古村落考证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2期

2 谷灵;;盘点湖南古村落[J];新湘评论;2012年19期

3 许初鸣;;埭美古村落[J];城乡建设;2012年10期

4 孙瑾;;丽水古村落移民情况以及对当地产生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2年36期

5 ;古村落假日 寻找失落的文明[J];帕米尔;2008年Z1期

6 刘丽丽;;苍南碗窑古村落[J];科学大观园;2010年16期

7 张晓;祁嘉华;;古村落的文化意蕴探析[J];飞天;2011年14期

8 刘世能;;美哉 惜哉 古村落[J];今日民航;2012年12期

9 刘自良;吴昊;;穿行古村落[J];今日重庆;2012年12期

10 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J];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奕;邓巍;;古村落集群的文化机制分析——以沁河古村落集群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2 陶伟;贺天慈;;岭南古村落中持久聚落要素的形态变化——以广州市小洲村艺术者工作坊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祖群;赵明;;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祖群;侯甬坚;赵明;;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5 李义凡;;高山古村落文化特色初探[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6 唐文跃;张捷;;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戴志坚;;古村落:农民自己创办的“博物馆”[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马学强;;上海古村落变迁研究——宋元以来淡井村、永泉村、龙华村的演变[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9 何依;龙婷婷;邓巍;;从老墙门到堂前——基于聚居形态演变阶段的古村落群体保护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10 吴承照;;古村落——社区旅游综合体规划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宁;苏州修复古村落[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樊宁;看苏州如何修复古村落[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3 记者 叶征征;苏州倾力保护古村落[N];华东旅游报;2004年

4 ;湖南发现千年古村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蒋高明;建设新农村先护古村落[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黎代华;湖南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亟待加强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梁钢华;肇庆深度开发旅游古村落[N];华东旅游报;2006年

8 钱卫民;黟县努力消除古村落火灾隐患[N];黄山日报;2006年

9 葛军邋戴新彪;太平湖畔发现千年古村落建筑[N];黄山日报;2007年

10 金陵;保护古村落 要合理利用[N];建筑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可;古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岚;大德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3 卢媛;山地适应视角下的岩太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4 赵雪晶;晋中榆次后沟古村落生态适应性及应用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马韵;浙江省嵊州市崇仁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徐小明;赣南古村落客家风水营造中的现代规划理念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文静;城镇化进程中刘家桥古村落的人居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杜隽;聚“能”而居[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9 赵欣;门头沟古村落民居建筑的雕刻艺术[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杨阳;晋东南古村落社组织与乡村民众生活[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4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04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