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续藏族传统信仰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6:30
本文关键词:多续藏族传统信仰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续藏族 信仰文化 搓巴卓与结立局 姑恰基 调查研究
【摘要】:多续藏族是藏族的一个支系,其历史文化悠久,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分布在北至大渡河南到西昌、东至小相岭、西至雅砻江的辽阔区域,现在主要分布在冕宁县安宁河沿岸的惠安、城厢、哈哈、复兴、后山等乡镇和西昌市的月华等地,自称“多续”,汉族称为“西番”,彝族称之为“沃箨”。多续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使用一种不同于其它语言的“地脚话”的族群,它与周边使用其它“地脚话”的诸如纳木依、里汝或尔苏不同。同时,多续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民族,而是与周边同样使用独特“地脚话”的族群及青藏高原上的人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大的民族——藏族,并认为他们的远祖来自于现在的西藏或青海。他们以康巴地区较为通用的德格话为“官话”, “官话”成为使用不同“地脚话”的族群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各族群之间文化交流的载体。就多续人而言,他们能准确区分哪些人是多续,那些人不是,同时,他们也能准确区分哪些人是藏族,哪些人不是藏族,明确的“我者”与“他者”的边界,也成为多续人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的边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多续人经历了由强盛到衰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居住地域逐步收缩,语言、建筑、服饰、婚丧、信仰等文化特征逐步变迁,但我们依然能够在多续人的生活中看到其文化的独特性。其文化不仅保留了藏族远古的宗教色彩,也逐步融合了一些其它民族的文化元素,其中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尤其深刻。我们能够在现有的多续文化残存中感受到多续文化,特别是其古老的信仰文化的印迹,这些文化印迹以多续人节日的祭祀为载体,折射出他们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信仰情感,也成为其与其它民族相互区别的一种行为边界,表现出其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族群意识。本论文分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其中导论部分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研究的学术价值,学术界对多续藏族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及创新之处。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依据大量的史料和田野调查是第一手资料,对多续藏族的历史、文化以及调查地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的系统阐述。第二章依据调查材料考释了多续藏族信仰文化的多层次性,并对多续藏族的神灵崇拜和宗教职业进行了系统介绍。第三章通过多续藏族信仰文化遗存一—现存节日“搓巴卓”和“结立局”,以及祭祀中广泛采用的“姑恰基”仪式的考释,对多续藏族的民间信仰仪式和崇拜活动进行详细记述,对其中的各种信仰符号所蕴含的深层文化进行探视,全面介绍其中的宗教文化内涵。这部分还以其现存的宗教遗迹之一的莫波罗本教遗迹为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对多续藏族的节日文化蕴含的信仰文化和生命意识进行了解读,同时通过多续藏族节日文化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凝聚、教育、文化传承、文化调节等功能,阐释该族群节日文化所积淀的族群意识和社会网络关系。
【关键词】:多续藏族 信仰文化 搓巴卓与结立局 姑恰基 调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29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学术价值9-18
- 一、研究缘起9-10
- 二、理论意义10-13
- 三、现实意义13-18
- 第二节 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及创新之处18-23
- 一、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18-19
- 二、本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19-21
-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21-23
- 第三节 研究概况23-29
- 第一章 多续藏族的人文环境29-51
- 第一节 安宁河上游概况29-32
- 一、冕宁县历史地理概况29-30
- 二、调查点概况30-32
- 第二节 多续藏族的历史文化32-51
- 一、多续藏族的历史渊源32-33
- 二、多续藏族的民俗文化33-51
- 第二章 多续藏族的宗教信仰考释51-75
- 第一节 多续藏族宗教信仰的多层次形态51-60
- 一、多续藏族信仰的原生性51-58
- 二、藏传佛教的传入58-60
- 第二节 多续藏族的神灵崇拜60-69
- 一、灵魂观念和祖先崇拜61-63
- 二、多续藏族的神灵考释63-69
- 第三节 多续藏族的宗教职业69-75
- 一、大鼓和尚和小鼓和尚70-72
- 二、多续藏族宗教斗争简况72-75
- 第三章 多续藏族本波文化遗存75-103
- 第一节 多续藏族的“搓巴卓”与“结立局”75-83
- 一、多续人的汝都75-77
- 二、多续人的搓巴卓77-81
- 三、多续人的结立局81-83
- 第二节 大型姑恰基仪式和家庭姑恰基仪式83-86
- 一、大型姑恰基仪式84-85
- 二、家庭姑恰基仪式85-86
- 三、对姑恰基仪式的文化分析86
- 第三节 多续地区的宗教遗存——以莫波罗本教遗迹为例86-90
- 第四节 多续藏族节日的文化内涵解读90-96
- 一、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92-93
- 二、祖先崇拜93-96
- 三、“搓巴卓”和“结立局”中的生命意识96
- 第五节 多续藏族节日的功能96-103
- 一、族群认同的凝聚功能97-99
- 二、教育功能99-100
- 三、文化传承功能100-101
- 四、心理调节功能101-103
- 结语103-105
- 参考文献105-110
- 致谢110-112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霭堂;;藏族的语言和文字[J];中国藏学;1992年03期
2 德吉卓玛;藏族创世神话与宗教[J];中国藏学;1995年02期
3 宋兆麟;藏族本教的指路经[J];东南文化;2000年08期
4 李星星;;藏彝走廊本波文化带概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袁晓文;;藏彝走廊尔苏藏族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石硕;邹立波;;藏彝走廊中藏文化的影响与辐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袁晓文;韩正康;;多续藏族土司研究[J];中国藏学;2015年02期
8 石硕;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所属人群探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韩正康;;多续藏族文化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韩正康;;多续藏族本教传承人——薛氏大鼓和尚祖源记忆和宗教传承的田野调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佳;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1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8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