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份与缘:民间信仰观念与人群结合——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
本文关键词:灵、份与缘:民间信仰观念与人群结合——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
【摘要】:民间信仰因缺乏统一教义和组织形式而被杨庆X先生归为分散性宗教,但是这种分散性的信仰形式却与世俗社会的制度和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以闽南保生大帝信仰为例,当地民众宣之于口的三个信仰观念——"灵""份"与"缘"以及相关实践,从信仰观念的共享和实践的角度,展示了民间信仰神明与庙宇网络的形成以及民间信仰的弱关系与地缘、血缘强关系的结合,从而围绕神明信仰形成了超越社区、地域甚至跨国的信仰共同体。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关键词】: 信仰观念 人群结合 保生大帝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在传统中国社会,民间信仰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结合方式存在。著名学者杨庆X曾经认为中国宗教的状况是以民间信仰这样的分散性宗教占主导,而佛教、道教等制度性宗教相对弱势。不过,虽然分散性宗教的很多仪式和观念来自于制度性宗教的支持,但制度性宗教缺乏有力的结构的支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金仓;论现象史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杨华军;陈昌文;;西藏林卡与汉地园林的比较研究[J];中国藏学;2006年01期
3 王勤美;;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王志勇;;1949—1976年的群众运动:中共整合社会的方式及原因再认识[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05期
5 申小红;;“春秋谕祭”与民间“醮仪”——明清佛山北帝祭祀仪式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张文安;;宇宙论哲学与盘古创世神话[J];古代文明;2007年02期
7 叶建芳;;从丧葬仪式透视布努瑶社会关系建构——以都安县下坳乡加文村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马光亭;;赶集:再现于乡村生活中的地方性时间——以苏北依村村集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罗正副;;文化采借转换、涵化整合与草根力量——汉族与布依族神牌的比较人类学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罗正副;;实践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基于布依族案例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燕;龙图腾的审美记忆与隐性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何志芳;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贵丽;民俗视野中的兰考地区婚俗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5 申梦博;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晓鸿;建国以来彝族民间信仰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小平;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作品中再生仪式的呈现和演化[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梅;北川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平;狂欢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肖男;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新慧;;禳灾与祈福:周代祷辞与信仰观念研究[J];历史研究;2008年05期
2 车锡伦;孙叔瀛;;中国的精怪信仰和精怪故事——兼谈神、仙、鬼、怪故事系列[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安德明;;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4 王英f,
本文编号:1085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8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