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佛教人物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7:02
本文关键词:南宋佛教人物画研究
【摘要】: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系。佛教人物画就是在佛教的繁荣兴盛中逐渐成长并发展成熟。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佛教人物画与本土绘画相互融合、互相借鉴,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特色的佛教人物画,产生了以曹、张、吴、周,被称之为“四家样”的四种流派风格。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佛教人物画呈现出一番新局面,他们更多的将“意”摆在首位,强调落笔自然不受拘束,开创写意佛教人物画先河。它风格的形成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是受禅宗影响、其二是世俗化审美的影响、其三是创作理念的革新。体现在作品中,内容更加世俗贴近日常生活,更能彰显世俗人的愿望。在形式上视野更加开阔、用笔非常洒脱。视画、禅为一体,将“意”无限化。并形成写实、写意两种风格。宋代的尚意书风使得文人将“尚意”的观念也自然带入画中,强调书画一体,将晓文通禅的条件提在首位。南宋的佛教人物画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南宋尚意的佛教人物画及其理念对后世各个领域绘画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南宋的佛教人物画,没有建立一个形式高度,它的意义重在体悟禅的奥妙,学习他们的画,就是让人从执着中解脱出来。并由此创造出具有自己时代特征的新风格。
【关键词】:南宋 佛教人物画 禅宗 尚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佛教人物画的肇始与发展11-16
- 1.1 魏晋时期佛教兴盛与佛教壁画11-12
- 1.2 南北朝时期佛教人物画的发展状态12-13
- 1.3 隋唐至南宋佛教人物画民族化世俗化特征13-16
- 第2章 南宋佛教人物画风格的形成动因16-21
- 2.1 禅宗对佛教人物画创作理念的影响16-17
- 2.2 世俗化审美对佛教人物画的影响17-18
- 2.3 佛教人物画创作理念的形成18-21
- 第3章 南宋佛教人物画作品的表现特点21-39
- 3.1 作品内容21-26
- 3.1.1 题材21-22
- 3.1.2 主题22-26
- 3.2 作品形式26-34
- 3.2.1 构图26-31
- 3.2.2 艺术语言31-34
- 3.3 写实与写意两种风格34-39
- 3.3.1 写实风格34-35
- 3.3.2 写意风格35-39
- 第4章 南宋佛教人物画对后世的影响39-45
- 4.1 尚意书风对南宋佛教人物画的影响39
- 4.2 南宋尚意佛教人物画风对后世的影响39-42
- 4.3 对南宋尚意佛教人物画风的启示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拾遗——浅论《文人画之价值》对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J];大家;2010年19期
2 李映洲;董珍慧;;论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风格[J];敦煌研究;2007年02期
3 张志超;;空白的隐退与情境的凸显[J];美术大观;1999年10期
4 季宏伟;孙永奇;;中国古代佛教人物画的民族化、世俗化演变[J];美术大观;2007年02期
5 朱平;;试论佛教绘画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7年10期
6 方争利;;浅析敦煌壁画色彩的艺术特色[J];丝绸之路;2010年02期
7 李福顺;;新发现的梁楷《补衲图》面面观[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年04期
8 史宏云;;牧溪水墨画的东传对日本文化的影响[J];文艺研究;2008年12期
9 金松;“真”与“异”的统一——论梁楷人物画的两端深化[J];新美术;2005年01期
10 皮朝纲;王虹;;2007年中国佛教美学研究巡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1087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8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