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理论与实践中的伊斯兰教民族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24 07:41

  本文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中的伊斯兰教民族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伊斯兰教 民族 关系


【摘要】:当今世界动荡不安,西亚北非国家尤其如此。近些年,我国个别少数民族地区暴恐事件频频发生,在较大程度上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恐慌,也给经济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些人简单地将中东局势动荡和国内暴恐事件的发生与伊斯兰教联系在一起。那么,早期穆斯林是如何看待不同民族、信仰其他宗教以及不信仰宗教的人们的?伊斯兰教究竟与这些事件有没有关系?通过对相关《古兰经》文和圣训进行梳理,对伊斯兰教民族关系理论进行简单讨论,对早期伊斯兰社会民族关系进行简单回顾,可以厘清上述问题。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
【关键词】伊斯兰教 民族 关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现代化双重视域下的中原回族社区发展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BMZ019)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城市回族区定位研究”(项目编号:2014-ZD-08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B968
【正文快照】: 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其中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的西亚北非国家尤其如此。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些年暴恐事件比较频繁,其他省区也时有发生,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恐慌,也给地方经济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些人简单地把它们与伊斯兰教联系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陵渝;土耳其犹太人与犹太教[J];西亚非洲;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俊达;;“过渡地带”与怛逻斯之战[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狄良川;;论回族文化的“和而不同”[J];民族艺林;2014年03期

3 罗彦慧;牛阳;陈建丽;马英锋;马科;;元代香药探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静;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胡美娟;身体、空间与性别:西北回族穆斯林女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历;关于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讨论[J];史学集刊;1986年04期

2 才慧莲;知识经济与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巴莫阿依;萦绕在彝族聚居地的“汉嘎”幽灵──米市彝汉民族关系田野考察记[J];民俗研究;2000年04期

4 徐旺生;从农耕起源的角度看汉藏民族关系[J];农业考古;2000年01期

5 周德清,孙东方,田文霞;在西部大开发中影响民族关系的要素浅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吴琼;西部开发中民族关系的变动及原因分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陈吉荣;近代中国民族关系新发展论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郑信哲,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谷口房男,李虹;汉六朝时期的民族官印与民族关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尕宝英;西部开发与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徐黎丽;;接触与非接触——影响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4 赵健君;;论中国民族关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5 杨嘉铭;;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民族关系与政治稳定调查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丁汝俊;敏生兰;;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7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8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白振声;;论文化与民族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竞红;科学的发展观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民族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课题组;云南民族关系史研究[N];云南日报;2003年

3 侯聚萍 侯志华;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记者 王珠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N];闽东日报;2007年

5 崔静 魏武;我国将建民族关系监测系统[N];人民日报;2007年

6 李愿 李晓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N];陕西日报;2006年

7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 教师 张俊杰;俄罗斯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改善民族关系的[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马戎;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下)[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张勇;准确把握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条件[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武汉市民宗委;构建调控机制 理顺民族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3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刘智文;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9 冯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兴;新时期民族地区藏汉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2 刘莉;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炀;花为媒:柳城畲族镇畲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4 格根塔娜;改革开放以来蒙汉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建国;甘南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互动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马建福;族际互动中的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李俊伟;多元与和谐视角下的民族关系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87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87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