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基督教与晚清温州社会

发布时间:2017-10-27 00:21

  本文关键词:基督教与晚清温州社会


  更多相关文章: 基督教 晚清 温州 地方社会


【摘要】:19世纪中期,伴随着西方侵略者的步伐,基督教传入近代中国社会,并在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基督教的区域史研究,对基督教和晚清温州社会进行了考察,从社会史的角度,对晚清时期的基督教和温州地方社会间的互动进行了阐述,并分析这种互动给两者各自带来的影响。 本文认为地方性的社会历史背景,为基督教在温州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或不利因素。其中温州地理条件的特点有利基督教的传播,信鬼好神的传统则是一把双刃剑,强大的宗族组织及活跃的会党势力则是其潜在的不利因素。 温州的基督教初期发展并不顺利,是因华夷之辨使得基督教并没有作为宗教的功能被地方社会所重视,至教会有所发展后,所收教徒良莠不齐,特别是有许多会党势力加入其中;为有利基督教的传播,以苏慧廉为代表的传教士,采取了本土化的传教策略,通过将圣经译为温州话、改编诗歌、因地传教等措施,开辟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教道路。 基督教的传入也重新构架了地方势力格局,一方面,在历次民教冲突中,民众、会党、士绅出于各自的利益或目的参与反洋教运动;另一方面,基督教的传入及其特权地位,破坏了司法公正性,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社会动荡,给地方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基督教在温州社会开设医院、创办学校、提倡妇女解放及劝诫鸦片等活动,为晚清温州社会带来了西方近世文明的洗礼,客观上促进了温州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关键词】:基督教 晚清 温州 地方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79;K25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1
  • 一、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6-7
  • 二、研究综述7-9
  • 三、研究方法9-10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10-11
  • 第一章 基督教传入的社会背景11-23
  • 第一节 利于传教的地理条件11-15
  • 第二节 信神好鬼的传统15-18
  • 第三节 强大的宗族组织18-20
  • 第四节 活跃的会党势力20-23
  • 第二章 晚清温州基督教的传播23-31
  • 第一节 传教士的形象——使徒和魔鬼23-26
  • 第二节 温州式的教徒26-28
  • 第三节 本土化的传教28-31
  • 第三章 教案中的基督教与地方各势力31-41
  • 第一节 民众势力的反教心理和作用31-34
  • 第二节 会党势力的双向利用34-37
  • 第三节 “摇摆”的士绅阶层37-41
  • 第四章 基督教与西方文明的传播41-51
  • 第一节 医疗事业41-43
  • 第二节 教育事业43-45
  • 第三节 妇女事业45-47
  • 第四节 劝诫鸦片47-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金俊;;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温钦虎;从近代教案看基督教和中国社会习俗的冲突[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3 陈丰盛;;温州教会的拓荒者——曹雅直[J];金陵神学志;2010年01期

4 赵树贵;会党与近代教案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5 谷雪梅;;传教士在近代浙江的教育活动述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傅琼 ,李浩;来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戒缠足思潮[J];南方文物;2003年01期

7 赵燕玲,罗韬;浅析中国近代教案的民众心理[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赵树好;论近代中国早期教案的起因和特点[J];史学月刊;1998年02期

9 郑生勇;教会学校对浙江教育近代化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1101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01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